第118章 安家(第2页)

 吃饭的时候,姜瑜和两人说了下房子情况。

 三千块钱,对农村人来说是天价了,一个月工资二三十块,不吃不喝也要攒十来年。

 家里存折在年兰花身上,顾北城给的加上姜瑜给的加起来小两千。

 “小鱼,这是咱们家所有的存款。”年兰花把存折交给姜瑜:“要是还不够,咱们问问房主,剩下的能不能过段时间再给他。”

 姜瑜把存折还给年兰花,说什么也不肯要。

 “妈,买房子的钱我有,这些钱您拿着和我爸平时零花,从年后开始,我会每个月给你们生活费,你们不用省着。”

 从京市带回来的衣服,让姜瑜挣了一些钱,姜树的医药费还有各种花销,花出去不少,买房子还差点。

 而张老板那边的钱,过年的时候才能打过来。

 但顾北城的存款和收的份子钱都在她这里,她先拿出来用一用,等挣到钱了,再把这些钱补回去。

 “小鱼,你们年轻人过日子也不容易,而且我和你爸还年轻,你爸有手艺,妈就在家里种地,我们俩能养活自己,你和小顾把钱都攒着,以后有孩子了,有的是花钱的地儿。”

 年兰花现在巴不得姜瑜赶紧怀孕生娃,趁着她还年轻,给他们两个把孩子看大。

 听姜瑜说,顾北城父母工作原因常年不在家,他们肯定是帮不了姜瑜带孩子的。

 “你们俩就放心吧,我们会好好过日子的。”

 提到孩子姜瑜就头疼,她一点都不想生孩子。

 “今天咱们早点睡,明天要买的东西很多。”

 锅碗瓢盆肯定是要买的,生活用品,粮食米面,全都要买。

 姜瑜不好意思麻烦王伟,第二天一早她就去找了辆拖拉机,分了好几趟才把东西全都拉到高村。

 村里来了生人,街坊邻里纷纷出来围观。

 毕竟是搬新家,姜瑜点了两挂鞭,又给围观的村民分了糖果。

 和姜家村的人不同,这个村里的人还不错,在接了姜瑜的糖后,大家纷纷帮着姜瑜往屋里搬东西,还从自家拿来抹布鸡毛掸子之类的工具,帮着姜瑜把家里打扫了一遍。

 得知姜瑜一家是从南县来的,大家觉得一家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也挺不容易的,说让年兰花和姜树没事就去他们家窜门。

 临近天黑,家里焕然一新。

 姜瑜想留那几个干活最多的邻居吃饭,被她们拒绝了。

 “你们刚搬来,很多事儿都得忙,先把日子过好了,以后咱们街坊邻里相处的时间还长着呢。”

 送走了人,姜瑜关上了大门。

 这边和南县的房子不同,堂屋进去是地锅,地锅连着屋里的土炕,烧火时就能把炕烘的热乎乎的。

 姜瑜切了肥肉给新锅开锅,年兰花则是坐在灶台前烧火。

 “小鱼,妈还担心来到陌生的地方融不进去,没想到邻居们都很热心,比姜家村有人情味儿。”

 白烟缭绕,锅里肥肉滋滋冒油,屋里很快有了香味。

 姜瑜看了年兰花一眼,叮嘱道:“日久见人心,一开始别和人掏心掏肺,先看看她们都是什么人,好人咱们就好好相处,不好的话就离得远远的,自己过得舒坦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