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爵 作品

第177章 藏品疑云(第2页)

 若兰自己的公司现在规模并不大,因此这次拍卖会上她只打算拍一些普通级别的藏品。她也事先挑选了好几件藏品,并且都让白天帮她鉴定了一下,保证绝对不会有问题。

 就算是大的文物拍卖行,也不敢保证藏品都是真的。之前就曾经发生过有人用高仿的赝品冒充真品参加拍卖会的,就连拍卖行的鉴定师也没看出来是赝品。结果这件赝品以几千万的价格成交。

 之所以后来发现问题,是因为自从拍卖会高价成交后,市场上又出现了一大批一模一样的赝品。拍卖行也还是挺认真负责的,他们买了一件赝品回来研究,发现了问题。然后才通知买主退款,然后找了原来的卖家,通过拍卖行在业内的人脉要回了损失。

 但在古董行内有个规矩就是买定离手,钱货一旦两清之后就不能反悔。大的拍卖行为了自身的信誉还可以退款,但小的拍卖行就不一定了。所以就算是拍卖行竞拍的东西也是有一定风险的。

 例如之前河洛的高水旺所制作的艺术品,可以以假乱真,就算是魏教授这样的行业内顶级专家也未必能辨出真假来。如果这种水平的赝品流到市场上来,那买家可能就真的只能拿个赝品当宝贝收藏一辈子了。

 昨天在观赏此次拍卖会的藏品的时候,白天就发现里面确实有一些藏品是有问题的。

 例如白天看到的一幅吴昌硕先生的画作。吴昌硕是晚清民国时期着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正因为吴昌硕的名气,他的作品被仿冒和造假的也非常多。

 吴昌硕有许多人物画都是请王震代笔,而王震的画上也时时可见吴昌硕的题跋,故有“王画吴题”之说。吴昌硕晚年的书画篆刻润格居高不下,因此赝品时有出现。

 上世纪二十年代,东瀛国人来上海买吴昌硕的画

,开价达上百两银子,由于吴应酬多,有时不得不请弟子赵云壑代笔。因此这种师徒合作的作品也容易被造假者利用,通过一定的装裱技术来达到目的。另外,艺术品市场中署名吴昌硕的作品高达两万件,吴昌硕也因绘画题材的狭窄作品被批量伪造。

 白天通过超能力看出展会的这幅吴昌硕的花卉图,就是当年东瀛国人花重金来求画的。当时吴昌硕对东瀛国人没什么好感,本不想给他画画,但当时这个东瀛国人地位较高,不好拒绝,并且酬劳也比较吸引人。因此吴昌硕就叫自己一个水平一般的徒弟模仿自己的风格进行代笔,然后盖上了自己的印章,交给东瀛国人敷衍一下。

 这幅画虽然不是吴昌硕亲自执笔,但是也是得到了吴昌硕本人认可并盖章的,因此也并不能算是赝品。只不过从价值上来讲,确实比不上吴昌硕亲自绘画的作品那么高。魏教授明显也看出了这并非吴昌硕亲自执笔的作品,因此画作的起拍价定的并不高,只有五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