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农 作品

第16章 盐铁专卖

“长平,户厅的事情可以让魏江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农业生产要抓好”杨竞让众人散了,只留下吴晋、曾泰和钱峰。

 “钱大人,现在襄平郡市面上的食盐是怎么卖的?价值几何?”杨竞问钱峰

 “回千岁,襄平郡临海,市面的上的盐主要是盘山县海盐场生产的,有产盐八大户,他们生产、销售。官价20文1斤。但实际上八大盐商都是按100文1斤卖的。”钱峰原来是分管经济的同知,对这些经济情况很熟悉。

 “如何抽税?”杨竞又问

 “实行盐引制度,八大户家每家5万斤盐的配额,共40万斤,每斤抽5文,盐税共200万文,折银2000两”

 “盐价超过官价5倍了,官府也不管?”吴晋插了一句

 “左参政大人,下官也想管,可力有不逮。这八大盐商,有三家是乔庸大人的亲戚,剩余五家也和乔大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钱峰苦笑到

 “也就是说,40万斤盐,每斤100文,扣除本钱5文、税5文,每斤利润90文,40万斤盐的利润是3600万文,折银3万6000两,才纳税2000两?就有些荒唐吧”曾泰不可思议的说

 “是的大人,下官也觉得荒唐。襄平郡一年的税银8300两,其中商税2500两、盐税2000两,丁税3800两,田赋粮食3200石”钱峰苦笑的说

 (丁税,也叫丁钱,按丁口计征的税种.征税对象是男丁,其性质是以钱代役。成丁年龄,汉时为23岁至56岁;晋时则规定16岁以上至60岁为成丁,隋初以18岁为成丁之年;唐初则21岁为成丁。丁赋到明时,一条鞭法改革中被并人田赋一同折银征收,但丁银与田赋分为两个税目。清摊丁入地法则将丁银正式并入田赋,按田亩征收)

 襄平郡有成年男丁不到8万,每人每年的丁税是50文,全年丁税380万文,折银3800两。

 “李德全,去取些市面的盐。”李德全的动作很快,一会就拿了些盐过来。看着罐子的里粗盐,杨竞一言不发,许久,突然说“长平、曾大人,你们看这食盐眼熟不?”

 吴晋和曾泰面面相觑,食盐有什么不同么?两人仔细看罐子里的盐,吴晋还拿起来尝尝,没觉得有什么特殊啊?

 “你们还记不记得,我们在草原上剿灭突厥骑兵,孤赏赐全军每人一斤肉,孤在王帐前,和你们炖羊肉、把酒言欢,炖羊肉的盐是不是和这个很像?”

 “殿下,好像真的很像”曾泰接口说

 “那盐哪来的?”

 “那盐是王世安在突厥部落里...”吴晋说到这,猛的抬头看向杨竞

 “向突厥走私盐?!”吴晋、曾泰和钱峰异口同声的说

 “是了,臣曾探访过盘山县海盐场,年产量绝对不止40万斤”钱峰冷声说

 突厥之所以能够驰骋沙场,靠的就是战马快速的机动性,一旦没了战马,作战能力就会大幅降低。所以,大梁在边境修筑长城除了具有军事用途之外,还能对游牧民族进行经济封锁,毕竟草原上除了盛产牛羊马匹,但却缺少食盐、酒水、铁器、布匹等生活用品,特别是食盐和铁。

 “长平,《大梁律》对贩卖私盐和向突厥走私盐是怎么规定的?”杨竞目无表情的问

 “回殿下,贩卖私盐者斩首,家人流放;向突厥走私盐,视同叛逆,诛三族”吴晋回答

 “曾大人,让军情司彻查八大盐户向突厥走私私盐的事,调1000神策军骑兵,接管盘山县海盐场。调1000神策军步兵给钱峰大人,对八大盐商进行抄家,所有家产登记造册,特别是往来书信,一封也不能少。”

 “长平,待查抄盐商后,在户厅下设盐铁司,实行盐铁专卖”

 “臣等遵令”

 杨竞了解到襄平郡的税收和养军队的花费后,就动了盐铁专卖的念头。在农业社会,控制一个地区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实行盐铁专卖。将盐铁的经营权收归官府,实行专卖。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铁官,管理盐铁的生产与销售。杨竞隐约记得,上大学时,老师讲到盐铁专营,提到了一组数据:一个100万的总人口的国家,100万人中应纳税的人约10万,每人每月征收10钱,一个月也就300万钱;但只要每升盐加价2钱,因为食盐销售严格按照户籍实行 "计口售盐",每月即可多得200万钱,远超过每月10钱高额人头税带来的收入。

 我虽然不会生产盐,但我知道什么政策有利于统治啊,文科生穿越,能利用的也就是原来的世界几千年的政治经验了。

 “殿下,臣有话想说”钱峰领了差事后,犹犹豫豫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