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农 作品

第74章 故乡难回

谈判双方分别将起草好的和谈文本送回各自的君主处用印,吴晋就陪同封可言在安东城等待,5日后,盖着双方大印的和谈文本送了回来,吴晋和封可言作为双方的和谈代表也签了字,这和谈就算完成了,协议生效。

 和约规定:辽藩与高句丽10年内不得互相攻伐,双方以长白山的南侧山脚南10里处和霸江的中间线为界限。高句丽赔偿辽藩战船20艘。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这个合约,长白山就完全归辽藩所有。距离长白山南侧山脚下10里,就是辽藩和高句丽的国界。这是杨竞事先交代好吴晋的。

 “通知苏将军,派人接收船,送到铁山县驻泊”吴晋吩咐了一句。

 “封大人多住几日?本官也好尽尽地主之谊”吴晋笑着说

 封可言一阵苦笑,半个月前,这安东县还是高句丽的领土,现在吴晋说尽地主之谊,怎么听怎么奇怪。

 “下官还要尽快回京复命,就不多逗留了”封可言连忙摆手

 “也好,来人”吴晋一挥手,2个侍女各端着一个盖着红布的盘子上来了,“这是100两金子,封大人路上买茶喝”

 100两金子,就是白银1万两,是封可言120年的俸禄。

 “下官谢辽王殿下厚赐,战船交接下官定会用心,半个月内交接完成”封可言明白吴晋的意思,也投桃报李的说。

 “来人,好生送封大人出去”

 其实杨竞暂时也不想南下,他的打算还是用三年的时间,彻底整合襄平郡的资源,形成自保自立。高句丽目前能入杨竞法眼的就是水师了,所以他提出的和谈条件就是20艘战船。

 这个协议高句丽朝廷也很满意,毕竟不用掏现钱啊,现在高句丽的国库已经很紧张了。李成泰君臣迅速同意了这个方案,并指示封可言交接万再回京城。这也正中封可言的下怀,毕竟封可言收了杨竞100两金子,所以干脆,每艘船还给配了20个水手,连同这20艘船400名水手的家人,一并送给辽藩。等都交接完成的时候,封可言手中又多了一张地契,松江郡100亩良田的地契,政保司的人送给他的。

 很多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和谈完的吴晋,则立即赶回了襄平。

 “长平,辛苦了,做的不错”杨竞看着辛苦奔波的吴晋,很是感慨。

 “臣忠于王事,不敢言累”吴晋虽然贵为辽藩群臣之首,但还是非常的恪守微臣之道。

 杨竞满意的点点头,“曾大人,通知归义军第1旅改建为水师第1旅,从松江郡移防辽东郡铁山县,接收那20艘战船,并开始训练”

 杨竞本想再组建水师,但一想到自己手下的正规军已经到了10万,再扩军财力就吃不消了,现在相当于10个百姓供养1个脱产的士兵,压力太大了,所以杨竞就把防御压力小一些的归义军的一个旅整体改建为水师。

 “臣领旨意”曾泰点头答应下来。

 “这个...”赵石欲言又止

 “鼎诚有话不妨直说”杨竞看着赵石,笑着说

 “殿下,臣已经听钱大人说了,朝廷不再追究我的事情了,这都是大王的庇护之恩,臣十分感激大王”赵石跪下行礼道

 “无妨,不必将此事放在心上,过去的事情就算了。请起”

 赵石以后只要不到山海关以内,就没事了。人身安全没问题,就是故土难回了。

 “大王,组建水师十分有必要,可是这军费,国库已经很难负担的起了”赵石纠结的说出这句话,其实赵石也知道组建水师的意义,可是国库一年的收入不到40万两银子,供养辽东边军、辽西边军和归义军压力太大了,再加上新组建的水师,压力就更大了。

 其实2.5万的辽东边军,一年的总花费45万两,辽西边军和归义军的消耗也一样,这三支军队一年的花费就是135万两。即使归义军划走1个旅,总军费也得在130万两以上。

 “鼎诚不必忧虑,实在不行,水师的军费也有孤的内帑负担了”杨竞不以为意的说。

 “臣惭愧”赵石耷拉个脑袋,自己这不给大王挣钱,反而总是从大王手里掏钱。

 “既然说到这里,孤正好把大事一并和你们说说。不管朝廷批不批复,明年初一,孤就准备把咱门辽藩升级为辽国了,设置六部及百官了。”这个时候,杨竞还不知道朝廷能不能批准他设置六部的事情。

 众人都笑,大王的意思很明白,就是朝廷同意,那皆大欢喜;朝廷不同意,那也继续。

 “六部尚书的人选,孤也不避讳你们,提前给你们透个气,长平,你是吏部、兵部尚书;正德,你是工部尚书、刑部尚书;鼎诚你是户部尚书。至于礼部尚书,由翰林院掌院学士、千山书院祭酒张元担任”杨竞把人事安排提前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