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农 作品

第106章 培养公知

距离过年还有半个月的时候,一些地区也开始陆陆续续发放杨竞的过年礼包了。当用布袋装好的二十斤大米发到辽藩百姓手中的时候,整个辽藩都沸腾了。精美的布袋,今年的新米,每一样都让人看着十分的人舒心。布袋上还有八个字:“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普通百姓哪里见过这个啊?平时遇见个读书人,都当成是文曲星下凡了。百姓们拎着布袋,身体都激动的颤抖了。打听着这八个字的含义,在一些读书人的讲解下,大家都明白了,这是辽王殿下,祝福辽藩百姓年年顺利、和辽藩百姓一起期待春风的意思。

 仪式感,太有仪式感了,凡是从地方官吏领取到杨竞的拜年礼包的辽藩百姓,都自发的向襄平城拱手行礼,嘴里喊上一声“大王千岁”

 “哎,这关内的穷亲戚又来了,这家里多了一张嘴吃饭,这幸好大王给我们分了地、过年还给我们发礼包”有百姓看似诉苦,实则炫耀的向邻居们说。

 “可不呗。关内来的流民都说了,他们的地租+人头税都占到了收入的七八成了,辛苦一年也吃不饱饭;咱们辽藩,地租只有四成,算上各种补助,实际上连3成都没有。大王仁慈啊”旁边立即有人接话道。

 “那是啊。我听官府的那些老爷们说,大王是神人下凡,专门拯救咱们辽藩的。”

 “可不呗,咱辽藩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的,大王仁慈,官吏清廉。哪像关内,生活环境、经商环境一点都不好”聊到地域优越,众人都有话说了。地域优越感是最廉价的优越感,但也是最容易激起的优越感。

 杨竞的一系列操作,成功的激发起了辽藩百姓的地域优越感,也更加的疏离了辽藩百姓对大梁朝廷的归顺之心。这就为杨竞长期割据辽藩、甚至起兵争夺天下,提供了思想基础。

 士兵们同样收到了红色信封的拜年红包,里面是一枚崭新的银元。甚至为了讨个好彩头,吴晋找到奉天银行的知春,协调了一批新铸的银元,装入红包的银元每一枚都是崭新的。信封上的“多喜乐、常安宁”六个字异常醒目。

 “大王赏咱们酒钱啦”有士兵兴奋的大喊。

 “不是吧,大王给我们的是成家娶媳妇的钱,你又想拿着赏银喝酒”有相熟的士兵打趣道。

 “殿下不是在赏银上写了嘛,多喜乐,只要喝酒,我就喜乐”这士兵的话让众人哈哈大笑,整个辽藩的军队都处于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周卿,你安排宣传司去干个活”杨竞又在谨身殿,召见了礼部右侍郎周明。

 “殿下吩咐就是”周明十分激动,归顺杨竞三年,终于获得了重用,这柳河行宫他还是第一次来。

 “你吩咐宣传司在关内的各个分司,资助一批读书人。让他们写文章宣传咱们辽藩的好”杨竞笑着说,“孤已经给户部打了招呼,户部会给你们列支一笔单独的经费”

 “敢问殿下,咱们以什么名义接触那些读书人呢?”周明立即问道,“可否透露出咱们辽藩礼部的身份呢?”

 “你好好想想,能用官方的身份吗?”杨竞没好气的说道,“以千山书院的名义,搞个学术基金。凡是写一篇夸赞辽藩的文章,视情况给予1-50枚银元。写的特别好的,造成大的影响的,给予100枚银元”

 “殿下,这是否有些多了?”周明吃惊的问,“那些秀才们可什么话都写的出来啊”

 周明的话让杨竞一乐,不由得说道,“可以让他们写辽藩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写辽藩百姓一枚铜钱就可以吃一只鸡、一枚银元就可以买一座大宅子、写辽藩城墙下面都有用油纸包的墙砖,城墙一旦损坏,在附近一挖,就能挖到相同规格的城墙砖,而且用油纸包的好好的”杨竞乐不可支的说。

 周明不知道为什么殿下突然兴奋起来,还说了很多正常人都不可能相信的话,试探着问道,“殿下,这么写的话,会有人信吗?这也太离谱了”

 “哈,能有人信,写的好的,允许他们迁到辽藩居住,孤授予教职和土地”杨竞笑着说,“只要他们写出来,就会有人信”

 周明也笑,“主要是,那些读书人能为了一块银元,就出卖尊严吗?写一些恶心的文章”

 “哎呀,周侍郎,你还是年轻”杨竞笑道,“有人读书人不给钱,他们都可能这么写”

 “这是为何啊?殿下,臣费解”周明疑惑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