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农 作品

第64章 天下大乱

杨竞这人就是,十分在乎舆论的作用。杨竞和余成又详细研究了一下舆论战的策略,敲定一些重要的细节,杨竞长出口气,“李德全,从王府拨3万银元给敬中,这次舆论战的花费不能小”

 “大王,臣这舆论战是礼部的职责所在,臣不能为大王分忧,已经很是惭愧了,怎么再要内帑?”余成十分的激动,立即起身跪了下来。

 在余成看来,这就应该是内阁和六部需要做的事情,杨竞已经给指导的明明白白了,再让杨竞出钱,余成脸上实在是挂不住了。余成特别看不上赵石,没钱了就向大王要,靠,要是什么都靠大王干,还要咱们这些臣子们干啥?

 “敬中,你起来”杨竞甚至亲自扶了余成一把,“这段时间,你做的,本王都看在眼里。内阁那几个人怎么对待你,本王也看在眼里,你受了些委屈。”

 杨竞说完,余成直接是嚎啕大哭,因为余成坚决查办周明的案子,搞得吴晋和钱峰对余成都有意见;加之贷款的事情,赵石也对余成有了意见。内阁总共就三个大学士,全部对余成有意见,余成的日子很难。

 加之余成担任尚书的礼部,还是归赵石分管,杨竞能想像的到,余成申请经费的时候,赵石会怎么刁难余成,所以杨竞才自掏腰包,拨了3万银元给余成。

 “这钱你拿着,不够再说,本王再给你拨,你已经很难了,本王不想再看到你因为工作被上司刁难”杨竞拍了拍余成的肩膀、温和的说。

 “大王天高地厚之恩,臣万死难报”余成连连叩头。其实杨竞赏赐余成那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那副字的时候,余成孤臣的道路就算是注定了。

 梁帝驾崩的诏书和太子登基为永安帝的诏书随着一匹匹驿马,传到大梁九州八十一郡。底层百姓对这些改朝换代并不感兴趣,因为除了辽藩,大梁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吃不饱,至于说谁当皇帝,这些百姓更不会在意了。

 官员和士绅阶层确实非常的在意,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利益问题,越来越多的士绅大户意识到大梁要乱了,纷纷准备为自己的资产找一处避风港。

 除了选边站队,投靠一位势力强大的亲王以外,很多士族也采取了两头下注的打法,主要力量投靠永安帝、晋王、齐王、燕王中的一位,还会派家族中的年轻子弟,带着一部分资产,到辽藩生活。两头下注都说少了,多头下注才是真的。这也是为什么那190万亩地能售罄的原因。

 晋王杨华知道太子登基的消息后,立即召集自己的心腹议事,晋王府承运殿里,晋王、刘静、徐拱、狄英、徐盛、吕勇等人面色凝重。

 “这太子和他那个倒霉舅舅太无耻了,竟然把父皇驾崩的屎盆子扣在了九弟的身上”晋王杨华是破口大骂。本来局面好好的,自己轻松的一招,让太子陷入莫大的政治危机里,现在倒好了,太子不仅摆脱了危机,还顺利登基继位了。

 “殿下,当务之急,还是要早做打算为好。太子已经登基了,一旦时间长了,天下务必归心,咱们还是要趁早行动”左长史刘静立即说了出来。

 刘静等人和晋王干的九族消消乐的事情,这个事情容不得半点差池,没有失败的选择,必须成功。

 “老九,你说说,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晋王杨华也知道到了关键时候,直接问道。

 “殿下,臣有三策。上策,趁着黄河结冰,三万骑兵直接渡河,绕过潼关直逼长安,然后突击长安,宣布太子弑父,废除太子的名位,您直接称帝”刘静恶狠狠的说。

 “中策,守住风陵渡,内部整合三晋大地的各个势力,积累力量,以待天时。一旦天下有变,咱们再出兵长安”

 “下策就是向东征伐燕王,获得幽州之地。一旦您拥有幽州、并州两州之地,也能与太子对抗”刘静展现出晋藩第一谋士的风采,直接说了上中下三计。

 刘静说完,晋王杨华和殿里的众人都有些沉默,其实都明白,上策是成功概率最大的,中策不过是延缓时间而已,时间目前看在太子一面。下策是最不可能,除非辽王杨竞出手,和晋王一起攻打燕王。

 “殿下,臣以为,上策和中策并不矛盾,可以同时进行”狄英见气氛有些凝重,不由的说道,“咱们一边抓紧整合三晋内部的力量,一边训练骑兵,做好随时突袭长安的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立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