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农 作品

第111章 河间郡王

燕王给永安帝君臣出了个难题。按理说,燕王杨棣首先举起叛旗,致使河北三镇覆灭,立即赐自尽。但是自从朝廷平叛以来,燕王杨棣不管有心还是无意,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抵抗,甚至到最后,还献出了北平郡和6万大军,其中还有非常宝贵的3万重骑兵,这又让永安帝不好直接杀了燕王杨棣。

 “陛下,臣以为,燕王目无君上、反叛朝廷,理应重处。参考故事,赐燕王自尽为宜”中书省中书令王素的观点,就是经典的观点。亲王嘛,给个体面,赐自尽得了。

 “这个,陛下,中书令说的是正理,但是天理、国法和人情,燕王谋嫡,有违天理;篡权自立,干犯国法;但是除了天理国法,还有人情,燕王乃陛下四弟,先帝血脉,直接赐自尽不妥”门下省侍中李煦表达了反对观点,“臣以为,将燕王在宗正寺圈禁到死为好”

 日哦,这不是活阎王吗?还不如直接给个痛快呢。本来群臣还以为李煦要为燕王求情呢?没想到李煦下手更狠。这些个高官对谋逆大罪最是深恶痛绝,所以对燕王这个首恶的恨意也是最大。

 永安帝的脸隐藏在冕流之下,群臣看不清永安帝的表情,也不知道永安帝心中所想,只能把头低的不能再低了,都沉默着不说。

 王素和李煦作为中书省中书令,是大梁的宰相,提出意见倒是没什么。可是其他的官员,对皇族喊打喊杀,哪怕是造反的皇族,

 那也是皇族啊,这个时候,对于没有背景的官员,敢发言就是找死。

 “你们喊打喊杀的,难道忘了燕王也是先帝之子、皇族血脉?你们对皇族就这么缺乏尊敬吗?”尚书令、户部尚书、赵国公萧炎不冷不淡的说道。

 你看,来了吧?群臣心里知道,就会有人来这么一出,这次即使萧炎不跳出来,其他人也会跳出来,这是大梁朝廷的老传统了。

 “赵国公,你的意思呢?”永安帝问萧炎。

 “臣以为,将燕王夺取爵位,去给先帝守陵吧”萧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个建议就温情了很多,没有要杨棣的性命,而且把杨棣燕王的爵位褫夺了,安排杨竞在皇陵居住。这算是变相把杨棣保护起来了。主要还是萧炎考虑到还有晋王、齐王和辽王,你把燕王杀了,那几个亲王还会再投降吗?

 最主要的是,燕王并没有组织起大规模抵抗,9万燕军主力,除了在邯郸城死了几千,还有被南郑侯魏远带走1万多人外,剩下的将近八万人全部被李奇整编了。这其中还包括3万战力在线的燕山卫重骑兵。

 既然燕王造成的损失少,永安帝不介意放他一马,加上三省的宰相也都发表了意见,永安帝不再询问群臣,直接乾刚独断了。

 “燕王棣妄图谋嫡,祸乱幽燕。按照国家制度,本应严惩。姑念燕王为先帝血脉,朕之四弟,且迷途知返,杀了蛊惑妖僧主动请降,既知罪朕就不过多加罪,着降燕王为河间郡王,长安城安置。”

 永安帝的话让群臣一愣,奉天殿里的大臣们都没有想到永安帝会这么处置燕王。即使不杀燕王,夺爵圈禁总是应该的吧?但是永安帝只是把燕王从亲王降为了郡王,允许他在长安闲居,当真是太大度了。

 一般王爵分为两等,亲王和郡王。亲王的封号一般为一个字,以古代国名或者有美好寓意的字为主。比如秦王、魏王、晋王、齐王都是比较重要的亲王封号。像辽王、凉王、吴王相对一般。

 除了以古代国名当做封号以外,还有以具有美好寓意的字当封号的,像勇亲王、毅亲王、怡亲王、淳亲王等等。

 两字封号的一般是郡王,像汾阳王、东瓯王、这次永安帝封杨棣的河间王一样,都是郡王。郡王比亲王低一级,但仍在国公之上。

 “原燕藩投降士兵,无论大小将校,一律无罪,仍各任原职。剥夺魏远的南郑侯爵位,传旨锦衣卫全天下缉拿魏远”永安帝还是无法容忍南郑侯魏远的背叛,直接下令锦衣卫缉拿魏远。

 “另外,加升征东元帅、英国公李奇为太太子傅,加锦衣卫都指挥使沈自山左柱国。其余诸位将帅升赏由兵部拟定个折子报上来”太子太傅是加衔,是一种荣誉象征。英国公的爵位已经不能再高了,在高就是郡王了,所以永安帝给李奇加了一个太子太傅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