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若海 作品

第206章 攻城拔寨田国让 最有文化苴罗侯(第2页)

 田豫也不负所望,隔三差五的传来捷报。

 五六日后,休整完毕的田豫,以赵云的骑兵为先锋,五千中军为中坚,留卞喜三千军守城。

 田豫、赵云大军一举击溃鲜卑临时集结起来的队伍,并趁势收复雁门东部重镇剧阳城。

 隔两日,的大军转向南部,突袭了雁门郡南部县城卤城,斩杀鲜卑700余人,收服卤城。

 又过十日,田豫、赵云集结兵力,力克雁门郡东部屏障旺陶城,大军直指雁门郡治阴馆城····

 刘和每日看着战报,心情甚是喜悦。

 就在刘和期待田豫等人能否攻破阴馆城之时,廖化来报,说是中部鲜卑有使者求见。

 中部鲜卑的使者,就是轲比能派出的使者。

 轲比能与刘和有共同的敌人,轲比能还派兵支援过刘和,故刘和对中部鲜卑还是非常重视的。

 刘和整理衣装,带领程昱、郭嘉、徐晃、王凌、典韦等一众文武将士,在高柳城太守府接见了鲜卑使者。

 使者进门,右手握拳,敲击自己的胸膛,行了个鲜卑人的礼仪,说道:

 “鲜卑苴罗侯拜见州牧大人。”

 刘和看向苴罗侯,那人与轲比能有七八分的相似,不过更加年轻,少了几分草原汉子的粗狂,多了些文弱之气。

 刘和点点头,温和的问道:

 “请问使者与鲜卑单于轲比能有何关系?”

 苴罗侯行了个拱手礼说道:

 “州牧大人真是火眼金睛、目光如炬、法眼通天,大单于轲比能是我阿干。”

 阿干就是哥哥的意思,也就是说,苴罗侯是轲比能的弟弟。

 这苴罗侯连用几个成语,显然是为了拍刘和马屁,但这成语用的,属实有些尴尬。

 刘和强装严肃,找个角度夸赞苴罗侯:

 “轲比能单于勇猛无敌,汝又如此知书达理,兄弟二人一文一武,配合默契,难怪中部鲜卑能够崛起。”

 苴罗侯被刘和一阵夸赞,脸上也露出得意之色:

 “还是多亏州牧大人照顾,才有我们中部鲜卑的兴旺发达、欣欣向荣。阿干曾经说过,我们鲜卑人武力有余,但缺少文化。即便部落再强大,也没办法长治久安。只有学习汉朝的各种文化,让我们部落的族人也能博古通今、满腹经纶,我们鲜卑人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所以阿干找了汉人的老师,教我大汉的礼仪,让我读大汉的圣贤书,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兄弟能带领族人,真正强大威猛起来,不再虎落平川、忍辱负重。”

 刘和差点没笑出声来,这苴罗侯,有文化,但属实不多,一堆成语用的真是···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不过轲比能的眼光确实长远,能看到鲜卑真正的缺点,刘和对轲比能多了几分佩服之感。

 刘和调整一番心态后,对着苴罗侯夸赞道:

 “难怪汝一开口,便如我大汉儒士一般文雅,想必苴罗侯已经熟读我大汉经典,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了。”

 苴罗侯被夸的满脸通红:

 “略懂,略懂而已。我跟哥哥都是出自小部落,我们小部落若是不能一团和气、一致对外,便会任人宰割,所以哥哥对我声色俱厉、朝督暮责。小时候我偷懒不学习,哥哥也会不顾亲情,与我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遍体鳞伤、满地找牙,直打到我五体投地为止。

 现在,我不负众望、不辱使命、众望所归,我阿干也对我心服口服、肃然起敬,直夸我是鲜卑最有文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