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6章 坐在高高的土坡上听三爷爷讲过去的故事(第2页)

 “可惜英吉利对我大明一直是贸易逆差,再加上狮城这个海上控制点,与我大明起了龌龊,三十余年下来,与我大明渐行渐远,后面军舰交易不断告吹,也就不再接收我海兵学员。反而从大明500年开始,英吉利与北方北虏逐步交好,据说那个谁,对了,叫鬼子六的伪恭亲王奕?曾经出访英吉利,大肆采购兵舰,并且在英吉利帮助下,在旅顺新起了建造船厂,据说现在都可以建造一等巡洋舰了。而且从大明510年开始,不断派员去英吉利格林威治海兵大学堂学习,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最早的小船队由英人指挥,到现在第一批学员已经都成了海兵高官,可以独立指挥水师出海,就在去年,北虏还搞了个‘大清水师章程’,得意洋洋的对外宣称其海兵独立成军,这几年我海州以北海上摩擦不断,就是这帮北虏在搞鬼。反观我大明水师,已经数年没有添置兵舰,你们这些新毕业的海兵学员,都不知道怎么安置了,安宗皇帝和国姓爷定下的海兵制度,上面阳奉阴违,下面有样学样,一片乌烟瘴气,你这种刚毕业的新兵蛋子,可不要到了舰上就开始学人投机钻营啊”,朱时烽眯了口黄酒,感慨道。

 “三爷爷这话就有点杞人忧天了,观我大明水师,一直有着先发优势,安宗皇帝力排众议,改右军都督府为海军都督府,不受兵部节制,定祖制每年军费三成归我大明皇家海兵,保证了海兵发展不受文官老爷们的制约,我大明需要控制的海域不大,钱粮与英吉利相比并不算差,此乃第一不用担心。为了稳定海兵军心,海军都督府下属均称为海兵而不是海军,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海兵们也不用担心世世代代从军,即使在战阵之上牺牲,子女还可以进海兵遗族学堂,海兵子孙后代在进学、从业上还会有加成,保证海兵不会向卫所这样军制崩坏,此乃第二不用担心。国姓爷建立的四海水师制度,起草指挥、操舟、炮击、导航、通信林林总总一千余条规定,到现在还不是行之有效,且每季度一次的海上射击,每年一次的水师操演,每三年一次的皇帝亲临观舰式,无不鼓舞海兵奋勇争先,此乃第三不要担心。我大明国力强盛,丝绸、瓷器、茶叶、药材、工艺品独步天下,采矿、钢铁、制造、化学、蒸汽机车、大型机械不遑多让英吉利,每年海上获利已占我大明岁入七成,据说徐州煤矿厂、利国铁矿厂的烟囱林立、浓烟昼夜不息,崇明、江阴造船厂里吊机如林,在建船舶众多,此乃第四不用担心”,朱先阡笑着说道。

 “小子是在海兵大学堂听来的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看到的和做到的终究是不一样啊”,朱时烽感慨道。

 “对了,三爷爷,小子原本计划分配到直隶水师长江分舰队,现在这么长时间过去了,您刚才说现在舰少人多,还不知道小子这岗位还在不在”,朱先阡舔着脸问道。

 “小兔崽子,聊了这么多天,终于露出尾巴了”,朱时烽笑着骂道:“我现在不是海兵的人了,可不敢过问此事了”。

 “三爷爷,兔子尾巴长不了,小子的小心思你还不早就明察秋毫了”,朱先阡又是一记马屁送上。

 “别的不知道,听说你这届毕业学员可是倒了大霉,三分之一有勾连嫌疑或者有党派倾向的被勒令就地退役,三分之一被转往炮台基地和仓库任职,三分之一被赶到海外殖民地服役,这四大水师可是一个没留”,朱时烽突然想起来说道。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