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逆流 作品

第271章 襄阳编队日志(第2页)

 十二时五十分,先是幕僚部报告,根据目标特征和资料比对,对手应为倭寇千早号通报舰,然后襄阳舰枪炮长胡七寿中校报告,当前对手航速二十节,航向东偏南十五度,与本舰距离六海里,也就十一千米多一点,已经进入最佳射击距离,紧接着通讯长罗师孝中校报告,一直未发现对手发出无线电,朱先钎点了点头,示意继续跟上去。

 见边上的炮术联络官赵瑞麟和一众幕僚疑惑不解,朱先钎解释道:“本编队出动的最大意义,就是牵制倭寇主力舰队,让其不能毫无顾忌的猛扑北面,就是要让敌舰发出警报,最好能迫其主力返航,给第一舰队备战争取时间,我们此时开火打沉这艘敌舰,与作战目的相比,也是得不偿失”。

 十三时二十分,尽管千早号不断变换航向,让追上来的襄阳四舰不断切内角,反倒依靠近六节的航速差,从一字纵队转换为弯弯曲曲的一字横队,变成一张不太整齐的网,围向千早号,并且将双方距离拉近到五千米左右。

 终于,通讯长罗师孝中校再次报告,侦测到千早号连续三次发出无线电,话音未落,就看到千早号尾部火光一闪,对手开火了。

 十数秒后,距离最南侧的岳阳舰近百米的海面上掀起一个不大的水柱,看来在双方都是极速行驶的情况下,没有火控观瞄的开火都是白搭。

 朱先钎给总炮术官葛麦克下令,组织岳阳舰和简阳舰开火,为什么襄阳舰和资阳舰为什么不开火,朱先钎笑了笑,没有搭话。

 十三时二十二分,岳阳舰首先开火,在鹰眼四型光学测距仪和海鲨丁型火控系统加持下,第一发校验弹用着690米的初速出膛而去,还没等炮口射击声传回来,战术舰桥内众人的望远镜中就能看到,这枚校验弹形成一个距离千早号舰首不到二十米的近失弹,巨大的水柱甚至将千早号前部覆盖。

 十秒后,岳阳舰打破常规,舰首其余三门火炮齐射,六秒后,腾起的三个水柱对千早号形成覆盖前舰身的跨射,此时,简阳舰刚刚打出第一发相差甚远的校射弹。

 紧随其后不到十四秒时间,岳阳舰前部四门火炮打出第二轮急速齐射。

 与此同时,倭寇千早号尾部再次开火,120毫米速射炮也打出第二枚炮弹,两侧的76毫米速射炮也开始连续射击,在溅落的水柱中,炮口冒出的火光清晰可见。

 六秒后,还没等千早号火炮尾焰散去,整个舰体猛地一震,右舷接连迸发出两个明亮的火花,接着火花带着浓烟开始膨胀,不到一秒时间,浓烟和火光覆盖整个右舷舰体,巨大的爆炸形成一个矮壮的蘑菇云升腾而起,在舰体带起的相对风中不断倾斜,接着被剩余两个水柱打散。

 五秒不到的时间,在简阳舰第二轮校射弹陪伴下,整个千早号先是一顿,开始在海面上急剧失速和向左倾斜,襄阳舰上清晰的可以看到,整个舰体右侧猛烈膨胀,然后舰体破碎,倾斜着向外向上喷发,右舷上甲板的小艇先是被气浪吹拂,横向飞起破裂,紧接着固定小艇的吊杆破碎,与小艇残骸一起飞向战舰上空。

 伴随着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千早号向左倾覆,高达35米的后桅杆连同上面的各种器材,猛烈的拍打在海面上,激起一连串大小不一的水柱。

 左倾后露出海面的右舷侧舰体仍然在连续爆炸,在岳阳舰第四轮、简阳舰第一轮齐射中,千早号残骸在爆炸中解体,在福田中佐不甘的怨恨中,整个战舰四分五裂,很快沉入海面以下。

 襄阳编队作战日志:大明历537年5月23日十三时二十二分,距济州岛以西156海里海域,第三舰队战巡编队第一次接战,用时三分钟,耗弹二十二枚,岳阳舰击沉倭寇联合舰队千早号通报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