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下雨天 作品

第211章 村里的变化

暖房盖好后,玉娘又求着村里各位婶子,给暖房上面编了草毡子,盖在上面。

 屋里还挖了地暖,是玉娘突发奇想,临时加上的。这样,暖房一分为二,一半种蘑菇,一半种青菜,互不干扰。

 暖房盖好,最高兴的就是村里的孩子们,整日都往暖房跑,就盼着玉娘赶紧叫他们种蘑菇,种青菜。

 玉娘这些日子想了想,想到几种发菌的办法,当然这也全拜她前世刷的各种小视频才想到。首先就是先想到了木屑发菌的办法。

 木屑在这里最好找,尤其是曹木匠那里,不一会儿曹小二带着人就背回几麻袋。

 这个时代还没有塑料,玉娘就用木匣子代替,这个也是从曹木匠家借来的。谁让曹小二现在是小队长,干活可积极了。不用玉娘多说,能在自家找到的,都会拿来。

 其实不管曹小二,这里任何一个孩子都这样,他们现在最积极。

 光有木屑也不行,玉娘又让大家去山上挖生菌的土,最好带着菌菇的。大家不懂什么是菌菇,可知道玉娘要的是蘑菇的长在土里的那一部分。

 现在才八月,山上的植物还在飞快生长,一群孩子,很快就找来玉娘要的菌菇。

 把它埋在木屑里,又在上面浇了浇水,最后在上面盖上了一层破棉被。

 玉娘打打手上的土,对身后的一群人说道:“你们每日都要有人来看看,保证这里面要湿的,还有屋里的温度。大家记住了吗?”

 “记住了。”大家纷纷答应。

 玉娘又说道:“行,以后这里就交给你们了。你们四个队长商量下,每日要来几个人,如何安排,商量好了就严格按照规定做就行,有问题来找我。”

 说完,玉娘也不管他们如何商量,给他们空间,让他们去成长。

 玉娘从暖房出来,就回了新房。他们和里正家在同一天搬回来村里住。自此,山上就没有人住了,只留下一片木屋,还有一间竹子屋。

 新房晾的差不多,一家人就按照玉娘之前设计的住在各自的屋中。

 不过,李郎中还是没住到主屋,和明学住在了东配房,西配房还是药铺。一进的主屋,东面现在是明志一个人住,玉娘和秀秀住西面。

 明志本来是让李郎中和明学跟他一起住东面。

 可两人都说明志大了,要不了多久就要娶妻,他们还是要搬出来,索性就不住在一起了。

 玉娘又劝着李郎中和明学住西面的两间房,李郎中还是不愿意,说他黄土埋半截的人了,没必要非要去主屋住了,不给孩子们找晦气。

 无论大家怎么劝,李郎中就是不去住,还说要是再劝他,他就搬到山上去住,反正那里的木屋还在。

 大家没办法,这才依了他,他和明学就住在东配房。

 玉娘怕冬天他们这个屋子冷,先给他们的东配房挖了个地暖,这样到了冬天这里也不怕冷了。

 搬家的那日,张氏还让明学和明和去山上找了竹子,在大门口点了点,也算放了炮。唯一差强人意的就是屋里还是用的旧家具。

 新的还没打出来。

 饶是这样,大家依然很高兴。

 晚上张氏又把珍藏的腌肉拿出来,给大家偷偷炖了一顿肉,算是庆祝乔迁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