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一笑很倾城 作品

第156章 “浮海一粟”还是“沧海一粟”?

“更高级的造假方式,是让你浑然不觉,根本察觉不出来!”叶知秋缓缓的道。

 “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作品真伪,另一个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作者的年龄、经历,心态,来判断他此时的作品!”

 “这个方法虽然说是简单,但却最复杂、也最困难了!”

 “因为从字画上判断此人当时的心态、和精神状态,是非常主观的!如何断定书画作者此时的状态是好是坏?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但是,无论从画作的风格、还是书法的笔迹结合他当时的年龄和阅历,我们可以推断一二!”

 叶知秋停顿一下,“诸位,你们看看这副词的字迹,写的龙飞凤舞,感觉如何?”

 李老、高天鹏、秦若松等人望着那幅字,眼睛突然闪闪发亮。

 “听知秋一句话,真是醍醐灌顶了!”高天鹏哈哈一笑。

 “难怪刚才我看这幅字的第一眼,就感觉有点怪异,但是具体哪里不对,却是说不出来!”

 秦若松也微微一笑:“我也才反应过来!”

 萧天华和梅花蕊一脸的懵逼,瞪视着叶知秋。

 “什么意思?故弄玄虚?”

 方东海却是脸色铁青,他已经反应过来,叶知秋说的是什么了。

 下面的人也同样一头雾水。

 “看样子不是唐伯虎的了,到底哪里出了破绽?”

 胖子疑惑的望着旁边的杜梦莹。

 杜梦莹无奈的道:“我要是知道了,我不就成鉴定师了?还用站在这儿看热闹?”

 她转头望着夏曼玉:“你看出来了吗?”

 夏曼玉摇了摇头:“我对古董也一窍不通啊!”

 “你们看看这字体,是唐伯虎早期的字,显得非常稚嫩,是不是?”叶知秋扫了一眼萧天华和梅花蕊。

 萧天华还仍然一头雾水:“是又怎么样?这能证明什么?”

 “那你再看看《前赤壁赋》的内容,应该了解吧?这是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抒发心中的郁闷所题写的。”

 “唐伯虎三十岁之前,意气风发,那时的书画虽然内容积极向上,但是笔法都不够圆润成熟,明显的能看到青涩稚气。”

 “三十一岁到四十四岁,因为受到科举冤案的牵连,回到苏州,他以后终身不能在科考,意志消沉,继而拜周臣为师,学习南宋‘院体’山水画法,无论画画还是书法,都是又硬又尖,能感受到一股凛冽的劲风扑面而来。”

 “可是,你再看看现在的笔迹,字迹绵软无力,根本不像后期的作品。”

 “如果是前期,那时候他踌躇满志,斗志昂扬,根本不会写这种意志消沉的诗词。”

 “而这幅字,他只学了唐伯虎字体的形,根本没有神,似是而非,显得不伦不类!因此,我们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觉得有些怪异!”

 萧天华和梅花蕊脸色阴沉,难怪他们第一眼看到这幅字,心头升起异样的感觉,仔细辨认,又觉得像唐伯虎的真迹。

 梅花蕊仍然有些不死心:“你就凭这点?”

 “这还不够吗?”叶知秋冷笑一声。

 “其实还有一点,最至关重要了!就是这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句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