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王熙凤的警觉(第2页)

 “是,宝姐姐是所有姐妹里最守规矩的,”贾宝玉话赶话说到这里,惊觉不对,连忙拿眼觑林黛玉,然后又嘿嘿一笑,“林妹妹也很好。”

 林黛玉低垂着头,面色不变,没人知道她在想什么。

 贾母又点了点贾宝玉的脑袋,“你这猴头,以后不许叫‘宝姐姐’,女子的名讳,岂能由着外人胡叫,小心叫你父亲听见,打你板子。”

 薛姨妈脸色一变,首先看向自己女儿,然后看向王夫人。

 王夫人捏着佛串,嘴巴一张一翕,就是没开口。

 刑夫人端着假笑,看热闹。

 王熙凤看了看贾宝玉,又看了看林黛玉,最后看向薛宝钗,微扭过身低着头,扯了扯嘴角,无声轻笑几声。

 探春若有所思,迎春面无表情,惜春安静不语。

 薛姨妈强颜欢笑,不敢再说称呼的事,轻声问林黛玉,“最近身体怎样?可吃得下饭?睡得安稳?”

 林黛玉轻言细语,“多谢姨妈关怀,外祖母和两位舅母以及琏二嫂子并姐妹们待我都很好,每日有她们作伴,我吃得好、睡得好,身子已经比之前好多了。”

 “我看你这气色也确实大好了,不枉老太太如此疼你。”薛姨妈绕了几圈,又把话绕回来,哄着贾母开心。

 大家说说笑笑一番,才散了。

 回了屋子,王熙凤屏退下人,跟平儿咬耳朵,“你派人去外面打听一下候选的事,薛大傻子嘴里向来藏不住话,可琏二跟他吃几回酒,都没提起过,怎么突然就上京候选,突然又落选了。”

 “奶奶是怀疑薛家说假话?”平儿惊讶问道。

 王熙凤皱紧了眉头,“她们为什么要撒一戳就破的谎?”

 不等平儿回答,她又道,“自然是有比这更大的好处在等着。”

 是什么好处呢?

 以此为借口来京城,依附着王家和贾家,把薛家的生意继续做下去、然后给薛蟠和薛宝钗各找门找亲事?

 也就这两样了。

 看往日薛姨妈待宝玉的亲热劲儿,只怕薛宝钗图的是贾宝玉!

 王熙凤冷笑一声,贾府什么门第?薛家什么门第?老太太能放着林姑娘不要、让宝玉去娶薛家女?

 开什么玩笑?她们想得也太美好了。

 不过,到底是姨妈,自己是贾家媳,既不好当面去提醒,又不能背后嘲讽,她只能收起自己的心思,当作什么都不知道,不仅没告诉贾琏,连平儿那里也没露口风,只是对薛姨妈和薛宝钗多了几分打探和小心。

 季晴文从没问过林黛玉,对贾宝玉感观如何。

 她觉得才七八岁的孩子,加之林妹妹天人之姿,那么小就问她关于男女感情的事,是对她的羞辱。

 哪怕现在林妹妹十来岁了,她也觉得不该问,这才小学生啊。

 她与贾宝玉虽然每日都有闲聊,可聊的都是书本、胭脂这些。

 季晴文又常在林黛玉面前提及林如海的本事,诸如‘学识渊博、社稷良臣、深得圣心、有责任有担当、是个靠谱的男人’等,林黛玉也觉得自己父亲这样的伟岸男子才是世上最好的男子,有一次还让贾宝玉好好读书,将来若做官,造福一方呢。

 当时,贾宝母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然后脸色绯红,逃也似的走了。

 潜移默化就是有效果啊,季晴文笑弯了腰,林妹妹则一脸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