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商议(第2页)

 林如海皱眉,他还以为是那个叫紫鹃的丫头呢,没想到是晴雯,这个名字,他没怎么听过。

 林黛玉道,“前些日子,父亲可见到一个叫史新一个叫多贵的?史新是紫鹃的哥哥,多贵是晴雯的表哥。”

 林如海点头,“为父并没有过继的打算,玉儿别忧心。”

 林黛玉道,“我知父亲是怕我多心,父亲误解女儿了,我没有。只要被过继之人心地善良,无须多聪明,能守住家业,必要时,护我一护便成,最好,他比我大。”

 她真的羡慕三春和薛宝钗,她们都有哥哥,女子出门多有不便,她们想要什么,除了找婆子买,就是找哥哥。

 探春就时常找宝玉到街上买稀罕玩意儿,她那些上好的字帖,都是宝玉给她淘的。

 林如海叹息一声,“玉儿——”

 府中艰难啊,不是说银钱,而是处境。

 盘踞江南多年的,都是太上皇的人,太上皇不喜皇帝,自己这个在太上皇期间中探花、被皇上委以重任的巡盐御史,明明是为朝廷办事,结果在这里步步为营、步步艰辛。

 如今更是身子大不如前,他知道,自己多半是中招了。

 当初也是忧心,这才把玉儿送到贾府的,否则,他们何至于骨肉分离?

 林黛玉仰起头,哭过的眸子水莹莹的,如天上的星星一样亮眼却也让人无比心疼,“父亲,就从林家的旁支过继一个吧,最好父母双亡、家计艰难、喜欢读书。考不上秀才、举人都没关系,只要他爱读书,与父亲也相同的兴趣,也能传承父亲的衣钵。”

 林家如今不要再飞黄腾达,只要有人延续香火就行。

 林如海心中一动,“可是贾府的人对你不好?”

 林黛玉摇头,“外祖母、舅舅舅母、琏二哥和二嫂子、大嫂子、姐妹们、宝玉待我都很好。只是那里到底是外祖家,请恕玉儿不孝直言,若是外祖母不在,那里就是舅舅舅母家,到底多有不便,若我有哥哥,将来也有个落脚的地方,不至于孤苦无依。”

 想到宝玉,她心里微微一热,牵肠挂肚起来,也不知道他如何了?知道自己回扬州,他是置之一笑、不放在心上,还是跟自己一样惦念?

 林黛玉不知道,她离开京城的当晚,贾宝玉回来一得知消息,就气得砸了几个玉碗,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把贾母和王夫人都惊动了。

 王夫人气得更不喜黛玉,贾母则再三保证,林黛玉一定会再回到贾府,这才让那位爷转怒为喜,不再闹事。

 却也隔个三五天就问,‘林妹妹来信没有?’

 问得王夫人心烦意乱,问得贾母啼笑皆非,久了也稍觉烦躁,只盼着林黛玉赶紧回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