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服输(第2页)

 朱平安继续淡笑道:“空兴大师对佛法的理解确实让朕大开眼界。”

 听到这句话,空兴的眼中闪过一丝羞愧,不再言语。他知道自己在佛法修行上还有许多不足和迷茫之处。

 那老僧也看向朱平安深深行礼,“没想到陛下竟是人间圣僧”。他的语气中透露出由衷的赞叹和钦佩。

 而朱平安则淡然处之,“朕可为君,亦可为佛”。

 “陛下,诸位大师,里面请!”伴随着那庄重而沉稳的声音,老僧亲自为朱平安引路。阳光洒落在古老的寺庙上,为这宁静的场所增添了几分神圣的气息。走到正殿之时,朱平安的脚步突然一顿。他的目光被旁边的柱子吸引,上面竟然铭刻着一首古诗。

 朱平安面色一怔,低声问道:“这是何人所留?”

 “咦?”真藏也不禁靠近,轻声吟诵起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禅意。

 那老僧也看向朱平安,眼中充满好奇。

 朱平安嘴角噙着一抹微笑,然后微微摇头,似乎对这首诗有着自己的见解。一旁的空兴大师见状,双手合十,问道:“不知陛下对此诗有何高见?”

 这时,其他僧侣也都看向朱平安,他们也想听听这位来自世俗的帝王对这首诗的解读。

 朱平安淡淡地笑了笑,然后开口道:“此诗,错了。”

 “错了?”众僧一愣。

 是的,他们完全可以接受不同的佛理解读,或者一些玄妙的表述。比如可以说“佛曰不可说”,让他们自行脑补和参悟。但朱平安直接一句“错了”,确实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老僧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疑惑,他看向朱平安,似乎想从这位世俗帝王的眼中看到不一样的佛理世界。而其他僧侣则是面面相觑,他们也在思考朱平安的话究竟是何意思。难道这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的诗篇真的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错误吗?他们也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解是否有所偏差。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神秘而凝重的气氛,等待朱平安的进一步解读。

 那老僧的面色微微变化,似乎被那首诗句所揭示的往事触动到了心底深处的某些记忆。他轻声道:“不瞒陛下,此首诗句,正是我的师兄——广善所留。”声音之中透露出一种对师兄的深深怀念和尊敬。

 老僧身上的空灵气质更加显着,仿佛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之中。他身上的佛性深入骨髓,佛光内敛,仿佛一座沉静的大海,波涛汹涌都隐藏在水面之下。朱平安心中猜测,这位老僧离圣僧法位只差一步之遥,他的身份地位在寺庙中必定举足轻重。

 一旁的空兴也看出了我对于广善大师的好奇,主动开口解释道:“是的,正是广善大师。他是我师叔的师兄,也是我们寺庙中的一位传奇人物。”

 妙通等人听到这话,眼中闪过一丝惊诧,异口同声地低呼道:“广善!”他们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广善大师的身影,想象着他曾经的辉煌事迹。他们面色微微沉凝,显然对这位传奇人物充满了敬意和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