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立女户(第2页)

    “阿耶,儿自是记得小妹的好的,阿耶可不要这么说,你和阿娘自是要长命百岁,让我们好生孝敬的。”

    李大兄说了这话,李三娘他们也赶紧附和。

    “哈哈,你们有心就行了,人的寿数自有天命。”

    “阿娘,儿既然以后都要在家带着露珠儿常住,儿自觉也该像大兄、二兄那样每月给公账上上交些银两。”

    “这你就跟你大嫂商量吧。”

    最后,李三娘留下那一千两的小银箱,带着安心回去睡了。

    第二天,阳光明媚,端是个做事的好天。

    李三娘拿上打铁巷子里买的房子的房契、和离书、露珠儿婚配协议书,李父带着自家的户贴和房契一起前去户部找了李令史,按着半月之期,上交了这些,立了女户!

    又把露珠儿迁到自己的户贴下,完整了!

    刚盖上官家的印章,只有李三娘能听到的电子男声在脑子里回响“恭喜宿主完成任务三,奖励已放入背包,请从背包处领取。”

    这一刻,李三娘是理解了,为什么现代社会里很多优秀的女性都热衷买自己的房子了,毕竟有了房子就可以有自己的户口簿,户主就是你自己,这种感觉真的不赖啊!

    办完这些事儿,李三娘和李父去找了李令史,又饱含感情的谢了一次,又问了李令史家的地址,打算回头送些礼物上门。

    坐驴车往家走的路上,在坊门处,又去找了孙坊正,买了四样礼再次道了谢,并约了明日请孙坊正去酒肆里吃上一顿。

    李父说,李大伯那里,等他回头单独上门感谢就好,让李三娘不用挂心了。

    李三娘路上和李父商量,今儿也是个好日子,合该庆贺庆贺,要不买上两只烧鹅,打上一壶酒,等晚上一家人齐聚了,再好好吃它一顿。

    李父无不应允。

    驴车刚到医堂门口,邻居王大娘就迎了上来,这王大娘还没近前来,街边坐着闲话的周家媳妇、孙家婆子就拿着手里的针线过来了。

    无奈,都是老街坊邻居,有的还是从小看着李三娘长大的,人活在这世上,只要你还没权势滔天,总是有些人际往来是逃不过的。

    李父最是烦恼这些婆子大娘的闲话了,给了李三娘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提了烧鹅给周围几个大娘婆子施了一礼就径直去了医堂了,留下提着小酒壶满脸尬笑的李三娘。

    这个问“昨儿那是谁家这么大排场?”

    那个说“这是为了啥带了这么多礼物来李家?”

    还有问“三娘,你这真带着露珠儿和离了?”这位大娘问了这话出来,还遭了旁边一位阿婆的白眼,有点儿你自己心里知道就得了,怎么非就要问人家脸前让人难堪呢?

    李三娘收了收脸上的无奈笑意,心想,人类的八卦之心,真的是跨越了时空都不带减少的。

    但这位揭人短的大娘还是挺少见的。

    虽然在现代社会离婚不是个什么值得称赞的事儿,但也没说丢人。

    毕竟,强制让两个过不下去的人非得为了面子勉强面和心离,又有什么用呢?

    时下,就算上层从成安公主到富户大家和离归家带女抚养的女娘有不少,但在平民百姓里还算个新鲜事儿,人都有好奇之心,无可厚非。

    可你非得瞅着大街上逮着当事女娘问人家脑门上,让人难堪,是为了什么?无非是你嫉妒李家,看人家过得好,别的地方比不上,也就李三娘和离归家这点儿是个线头了,能让你说一说了吧。

    李三娘转头仔细看了问这句话的大娘,带着黛色头巾,穿着改良过后的短褐,脸皮不算白,皱纹不少,但个子不算矮,李三娘还没想起来这是谁呢,李大嫂就过来了。

    “哎哟,各位阿婆大娘,可放过我们家三娘吧,家里还一堆事儿等着三娘帮我做呢,可没时间跟大娘们闲话,这都要到要做午食的时辰了,各位大娘还不回家忙活?”

    说着,就要接过李三娘提着的小酒壶,往家走。

    李三娘却是制止住了要拉着她往家走的李大嫂,掉过头来对着刚才揭人短的大娘,从头打量到脚,再从脚打量回头,慢条斯理的说:“这位大娘,见谅,三娘虽然还年轻,但还真不记得你是哪个街坊了?是,我李三娘带着小女露珠儿和离归家了。想必你也看见了我阿耶阿娘大兄二兄给我拉了嫁妆回来了。大娘有此一问,三娘想着,也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和离吧?三娘在此预祝大娘的孩子永不和离,夫妻之间举案齐眉、白头到老。”

    留下这大娘一脸尴尬的样子在原地,其他人看着没什么热闹看了,也都转身回家生火做饭了。、

    “你和这种人较真干什么?”

    “哼,大嫂,我就看不过她上赶子看我笑话的样子,忒讨厌了。”

    “你呀你,还是这么个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