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美丽的筐子

王叔想了想,点了点头:“也好,反正我也是坐在那里编,不会太累。”

 于是,何雨柱和王叔一起动手,开始了荆条编筐的制作。王叔动作虽然有些缓慢,但他的手艺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依然娴熟地将每一根荆条编织成美丽的筐子。

 “王叔,你的手艺真是太棒了!”何雨柱赞叹道。

 王叔笑着摇摇头:“这不过是家传手艺,和你们年轻人比起来,我这点本事算不得什么。”

 何雨柱摇摇头:“王叔,你可别小看自己。你的手艺不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种宝贵的文化传承。”

 他们一边交谈,一边将编织的筐子摆放在一旁,准备明天的筹款活动。

 第二天一大早,社区里传来了欢快的笑声和议论声。何雨柱和王叔把编制好的荆条筐子摆放在街头,引来了不少路人的关注。

 “咦,这些筐子是谁编的?好漂亮啊!”一个老奶奶停下了脚步,惊叹道。

 “是我们社区的王叔编的。”何雨柱笑着介绍道。

 “哎呀,真是个厉害的老手艺人!”老奶奶连连称赞。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驻足观看,并且纷纷购买了王叔编制的荆条筐子。这些筐子不仅美观实用,而且背后还有一份对社区发展的支持。

 在筹款活动结束后,何雨柱和王叔一起清点了收入。王叔看着摆在桌子上的钱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王叔,我们的筹款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何雨柱笑着说道。

 王叔激动地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是啊,我们做到了!”

 昌平山地处偏僻,山上的荆条林茂密且生长繁盛。何雨柱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顿生一计,他决定带领社区的人们到昌平山上采集荆条,以此来扩大筹款的来源。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去昌平山采集荆条,为我们的筹款活动增加一份收入。”何雨柱站在社区的广场上,向大家宣布着。

 众人纷纷报以掌声,表达了对何雨柱的支持。很快,一群人便踏上了征程,朝着昌平山的方向出发。

 昌平山的山路崎岖不平,但大家的士气高昂,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何雨柱领头,带领着大家穿过了一片片茂密的荆条林。阳光透过林间的缝隙洒落下来,让人感到一股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于一片原始的世界。

 “雨柱,你觉得我们这样采集荆条能够筹到多少钱?”有人好奇地问道。

 何雨柱沉思片刻,回答道:“要看我们的效率和数量,但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在何雨柱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开始采集起山间的荆条来。

 荆条丛生,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娇嫩可人,似乎在阳光下欢快地摇曳着。大家各展所长,有的熟练地用镰刀割取,有的轻手细腕地摘拣,场面热闹而又有序。

 “小心点,不要弄伤手。”何雨柱叮嘱着一旁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