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这是穿书啊(第2页)

 于雯雯能记住钱蕾蕾还是因为这姑娘下场太惨了,明明在七十年代也算是小白富美一枚,朋友没交对把她给害了。

 当初这姑娘好像就是被女二张家宁挑拨着报名下乡的,从刚才就能看出来,钱蕾蕾这姑娘多少有点缺心眼儿。

 所以在书里张家宁在队里踩着她得好名声,又在钱蕾蕾父母那边写信刻意抹黑钱蕾蕾,两头撺掇。

 甚至找了个有名的二流子占她便宜逼迫钱蕾蕾不得不嫁给那个二流子,最后还被二流子家暴失手给打死了。

 毕竟张家宁是女二,女二这个角色注定她得从头蹦跶到结尾才会被收拾。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光环啊!

 所以钱蕾蕾死后张家宁冒领钱蕾蕾家给汇的钱,一直没被发现,直到大结局,是宁晚月揭露了张家宁的罪行。

 诶……估计刚才那个说话带点儿茶味的就是张家宁了。

 那边八名知青已经商量好了,留下了兄弟俩张磊和张鑫。

 剩下两个男知青和四个女知青跟在陈伟国和于建国后面向新的知青安置处出发。

 于雯雯和陈兰花挎着手跟在大部队后面,走着走着,觉得这情况不太对啊,转一圈又回到了他们家隔壁。

 老于头当年参加过革命,拼搏奋斗到国家解放后,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地方。

 趁着手中有些积蓄,也是想着以后孩子多了住不下,将房子扩了一大圈。

 像现在排宅基地的位置就有些偏远了。

 于建设和孟庆萍结婚后,老于头就做主分家了。

 每年秋收期间,各房都会拿粮食在一起吃饭。

 至于做饭,就是各房的人换着来。

 这方面于家还是很和谐的,在队里属于挺富裕的人家。

 大伯于建国是大队支书,大队会给工资和一些票。

 二伯于建党是军人,当然会定期汇钱票回来,

 至于于雯雯她爸于建设,用马桂花的话说,那就不是个老实且儿(老实孩子)。

 私底下隔三差五就能弄只鸡回来给她们解馋。

 于雯雯小声问陈兰花:“什么情况啊?怎么我家隔壁变成知青点了?”

 “刚才就想跟你说来着,被打断了。我爷爷说赵伯伯被厂子派到外地了,怕照顾不过来就把赵爷爷和赵奶奶都带走了,说是那边的厂子会分房子。 ”

 正说着,她俩已经迈进小院儿了。

 前面的院子地里还有菜没被摘走,已经打蔫了,可见走时候的匆忙。

 陈伟国在屋里已经开始安排了:“一会儿你们都去大队部登记领口粮,算借你们的。上工以后用工分还。明天早上你们跟着上工,下午给你们留着置办置办东西。努力适应适应,这几天就是秋收,不求你们能赶上社员,最起码别拖后腿。”

 “这边还剩些柴火没带走,你们可以用。至于做饭,大队有锅可以借你们一阵子,你们得尽快张罗。还有不明白的等老知青下工回来可以去问问他们。”

 于建国又跟着补了两句:“要是有什么处理不了的事儿找大队长和我都行,我能离你们近点儿,就在隔壁。”还抬手指了指。

 又简单交代两句别的,这俩人就匆匆走了。

 婶子大娘看这些知青手忙脚乱的开始收拾,自觉也没什么热闹可看准备离开。

 于雯雯和陈兰花压根没往屋里进,看人家都准备走了,她俩跟在人后面慢慢溜达。

 没等出去呢就被喊住了,“小妹妹,等一下,姐姐问你们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