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砚黎 作品

第237章 钟离甘泉(第2页)

 “今日休沐,我随纪祥他们去一趟就行。”

 “沈世子,这怎么使得?!”

 他可是西凉王的爱子,又是摄政王的...呃,掌心宝,这个用词不过分吧?让她同伙计去取水,摄政王若是知道了,指不定会怎么拿他作筏子。

 “顾相放心,您知道我近日有些烦心,就是趁机去放放风。”她眨眼一笑,“再说,我巡城都做得了,取水怎么就不行了?”

 顾怀山被她说得一时无言,只得勉强同意,“路上要注意安全,回到酒坊时,要遣人告知于我。”

 沈黎砚浅笑拱手,“遵命。”

 顾淮山被她逗笑,却还是故意板着脸道:“早去早回。”

 沈黎砚转身,潇洒地摆摆手,“知道啦。”

 郑义兴看着他们之间的暖心互动,心中也甚是欣慰,沈小友当真是人见人爱啊...

 几人到达钟离山时已近申时,沈黎砚还是第一次来钟离山。

 初春之际,万物开始复苏,远处的杨柳已经冒出嫩绿的新芽,山上一些野花野草也开出了黄白相间的小花,一阵微醺的春风吹过,整个山间遍野都散发着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

 纪祥是土生土长的山里人,对山势地形比较熟悉,不消一会儿,他们便找到了两处泉眼。

 山泉汩汩,清澈透亮,在暖煦的午后给人一种沁凉幽深的宁静之感。

 几人一路攀爬至此,倒真有些渴了,沈黎砚俯身半蹲,掬起一把晶莹剔透的泉水送入口中,清冽甘甜,一股凉爽惬意的感觉漫过心头。

 纪祥喝得尽兴,不由打了个饱嗝,不好意思地冲她笑了笑。

 沈黎砚淡笑不语,心想,他倒是懂得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几人取水装桶后,原路返回。

 从半山腰往下俯瞰,整个钟离河似一条银色的缎带,蜿蜒于远处的山林田野之间,日光西斜,照耀其上,像是镀了一层淡淡的金光。

 下山明显比上山轻快了些,不消两刻钟,他们便沿着山间小路抵达了山脚。

 沈黎砚翻身上马,纪祥几人驾着几辆马车紧随其后。

 马车的咕噜声,木桶中山泉水的晃动哗啦声,几人的说笑声,交织在一起,倒为宁静的山路平添了几分闲适与野趣。

 路过钟离河的一条支流时,迎面走来两个扛着锄头的农夫,脸上洋溢着倦鸟归林的祥和之色,他们边走边随意交谈着。

 “说来还得感谢俺家田里不远处的那条小河,我近几日取水倒比往日少走一段路呢。”

 “哦?这是为何?”

 “河水水位涨了呗。”

 “这不是还没到河水汛期吗?怎地就涨水了?”

 “估计是近几日天气暖和,山上的冰雪融化得快的缘故吧。”

 “对对,总归是好事,倒省得你多跑了。”

 “这几日田地倒是蛮好翻,估计到了中下旬就可以播种了。”

 “对对。”

 两人说笑着,与沈黎砚一行人擦身而过。

 沈黎砚对盛京这边的农事并不熟悉,她放缓速度,侧身问纪祥,“盛京每年的春汛是什么时候?”

 “大概三月下旬,城南那边有些地方,中旬就开始河水上涨了。”

 今日是三月十日,若是城南的河水上涨,她还能勉强相信,可这是城北,天气再暖和,也不可能涨位那么明显,更何况还是条支流。

 脑中倏然闪过什么,她朝其他赶车的几人道:“你们先行将水运回酒坊,酉时一刻,若我还没回去,即刻派人去北城兵马司找指挥使杨坚。”

 随后,她将手中令牌交给其中熟识的一人,“一路小心。”

 几人脸上皆是惊诧,日光渐渐西斜,他们没再耽搁,告别后赶忙驱车离去。

 纪祥看她神色凝重,不由担心道:“沈世子,出什么事了么?”

 沈黎砚一勒缰绳,“纪祥,你随我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