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昂的孔纬 作品

第121章 难题(第2页)

 烧丹,就是将“原丹”烧制为成丹,这一步乃是最关键的一步。根据《炼丹札记》,上古以前,炼丹师成丹之法有火炼法、水炼法、木炼法、土炼法、雷炼法五种。但自中古以来,只有火炼法流传,其余四种式微。盖因此法简便,既不像水炼法、木炼法、土炼法耗时较长,又不像雷炼法那么难成,用时短且成功率高。

 阴阳造化炉炼丹,只有一步,便是烧丹,没有其余三步。辨药、配药也就算了,普通的丹药,在这方面要求不高。

 但是炼药,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炼化药性、形成原丹,乃是数万年来,修真界为保证成功率,而逐渐探索出来的管用方法。没有这一步,直接将灵药置于丹炉煅烧,只怕多少药材都不够用。

 然而,阴阳造化炉就是这么绝,药材只给一份,却要求用最难的办法炼制成功。所以,即使是低品阶的丹药,其难度却足以让现在的炼丹宗师目瞪口呆。

 张元敬没练习过当今的炼丹术,反倒有个好处,便是不受陈法拘泥,即使少了炼药这一步,也不会因此而失去信心。

 他走到室中的阴阳造化炉旁,仔细研究了一番,发现方鼎下方有一处凹槽,中间镌刻一门阵法,四周有四个镶嵌灵石的凹槽。便拿出四枚下品灵石,卡入槽中。在最后一枚灵石卡好之后,一点火光从那阵法中冲起,没入上部圆炉两侧的长耳和圆环之中。

 张元敬会意,知道阴阳两火,乃是从长耳和圆环中出来。当即两手各自握住一处,神念一动,法力涌入,随即在炉内底部,冒出两股火焰来,一股幽蓝,自长耳而出,一股橙红,自圆环而出,瞬间将炉中温度烧至极高程度。

 他神识一动,橙红火焰熄灭,只余幽蓝之焰,炉中温度降了下来,维持在一个中等高度,极其稳定。他再次变化操作,熄灭幽蓝之焰,生出橙红火焰,炉中温度迅速上涨,空气中不时发出轻微爆破之声。

 他又激活幽蓝之炎,炉温继续上升,但十分安静,刚才的“叭叭”之声消失不见。过了几息,两火突然同时熄灭。

 张元敬一呆,随即明白过来,是灵石消耗殆尽。这个消耗太惊人了,前后不到二十息,四颗下品灵石便耗尽了。

 于是,他又换上四颗中品灵石。这一次,他一直激活两火,持续三十息,两火再次熄灭。

 他大吃一惊,心道四颗中品灵石怎会如此不经用。低头去看时,发现灵石尚可,并没有耗尽。他又去操控长耳和圆环,火焰再次出现。这一次,只持续二十多息,又自动熄灭,而灵石仍旧可用。

 他拿出秦武同的玉简,仔细看了半晌,发现其根本没有提及此问题。显然,这个问题只是他遇到的,而秦武同炼丹时没有出现。

 张元敬没有炼丹的经验,冥思苦想良久,依然不得其解。又回去读秦武同的玉简,看到操控阴阳造化炉需得“阴阳两属法力平衡”这句话,方才醒悟过来,竟然是法力的问题。

 自己修的是土功,法力是土属性,其中包含水力,偏于阴,但无阳属性法力。而一般擅长炼丹的修士,多半修的是火功,附带木水之类。这个秦武同只怕是火主水辅,所以体悟到了需得阴阳平衡方可操控好阴阳造化炉。

 这一下,他可犯了难。法力问题怎么解决!于是又看秦武同的玉简,秦武同针对如何保持法力阴阳平衡提出一个办法,那就是通过丹药去平衡。

 阴阳两属法力,哪个弱,就补哪一个,大致相若,便可合用。毕竟,阴阳两火是阴阳造化炉生出来的,本身就有很高稳定性,交替起来,也能迅速转换,不需炼丹者自己费神,只需两种法力同步跟上即可。不过,这是秦武同的设想,能不能成,他没有条件去验证。

 “丹药?”张元敬回想自己所得的丹药,火龙丹是火属性的,倒是可以补一补阳属性法力不足的问题。其余的,都是提升法力的一般性丹药,无有属性之分。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了从灵运子手中得的五颗刻有红纹与黑纹的丹药,其中似乎蕴藏有精纯的火灵力与水灵力。

 他还记得,灵运子十分珍视此丹,每粒丹药都单独用一个玉瓶存放,而五个玉瓶又放在一个用宝玉打造成的雕花盒子里。

 于是,赶紧将神识探入储物镯,找出那玉盒,取出一个玉瓶,拔去瓶塞,将丹药倒出,然后直接吞入腹中。果然,这丹药一入腹中,便化作水火两股灵力,与食用赤鳍火纹鱼的效果相差仿佛,但灵力更加凝练和平和,两者之间也几乎完全平衡,且不相互冲突。

 他连忙给阴阳造化炉换上新的中品灵石,然后手握蓝色长耳和红色圆环,开始操控阴阳两火,这一次,有了水火两属性灵力的相助,阴阳两火持续了足足小半刻钟,方才熄灭,却是因为灵石耗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