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搞定第一卷了

孙朝阳内心很担忧,因为二妹寒假结束后就是新学期,以她的成绩,高中无望,中专更是想都别想。

 重生后依旧无力改变家庭状况,这让他很难过。

 此番狂写新书,除了尽快赚一大笔钱外,未免不是一种逃避,忙起来就不会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整整一个上午过去,孙朝阳又搞定了两千字。回家吃饭,母亲问他昨晚去哪里了,在知道儿子去了单位,又问做什么。孙朝阳打个哈欠:“写稿子,玩了这么长时间,也该动笔,不然手都生了。咱们写文章的说到底也是个手艺活,讲究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妈,我这部书赚了钱后你想要什么跟我说。”

 “妈老了,什么都不想要,你和二妹过得好,身体健康就行。”

 吃过午饭,孙朝阳瞌睡来了,在办公室藤椅上迷瞪了半天,却发现天已经黑尽,第一天就这么过去,写了五千字左右,第一卷完成度百分之十。

 那么,继续熬夜吧。

 春寒料峭,夜里冷。好在厂子里不缺电,孙朝阳就把电炉子搬进办公室通宵地烧。夜宵则是母亲预先做好饭,凌晨三点的时候在电炉上热热就好。有时候杨月娥上夜班,没时间做,孙朝阳就带两个冷馒头去办公室。饿了就在电炉上烤烤,味道很不错。后来索性直接吃馒头。

 电路的电阻丝质量不好,烧着烧着就断了。这难不倒孙朝阳,他用钳子把电阻丝拧在一起,通电,又烧起来。

 孙朝阳平时用的是一支不知道什么牌子的钢笔,因为高强度使用开始出问题,不出水儿。孙同志只得用嘴对着笔尖哈气,然后使劲甩,甩得墙壁上都是墨点。

 这么下去也不行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朝阳同志就把沙舵爷别在中山服上衣口袋的两支英雄钢笔征用了。说:“舵爷,借我使两天。等我这部书写完,得了稿费,我送你一杆派克金笔。袍哥人家,说话算话,绝不拉稀摆带。”

 沙舵爷:“什么送不送,我这也是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贡献,当图你什么似的。对了,我这辈子还没见过真正的黄金呢,不知道是啥样。”

 老沙是国家干部,常年在上衣口袋别了四支钢笔,孙朝阳经常笑话他说,哪里有那么多公务,别一支笔是办公室工作人员,别两支是车间主任一级,三支是厂领导,四支就是修钢笔的。

 孙朝阳以后再不嘲笑他了。

 第一天,孙朝阳写了五千字,第二天一万,算是进入了状态

 进入状态就好弄了,一切都是顺势而为。

 只五天时间,孙朝阳就把第一卷六万多字弄完,整整五大本稿笺纸,厚厚一叠。

 孙作家禁不住摇头,如果在后世,自己写网络小说,六万字也就是word文档六十页的样子。这个时代科学技术上的落后,确实让人极其不便,二十一世纪真好啊,谁他妈喜欢穿越重生啊!

 第一卷稿子弄好,孙朝阳就在正文后面附上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大纲,好让编辑看看未来故事的走向,是否符合刊物用稿要求。

 他又提笔写了个人简历和联系方式,说起自己这次投稿缘由。

 孙朝阳道:“敬爱的蒋见生编辑您好,我是从周克勤老师那里知道您和贵刊名字的。克勤老师自完成《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之后,社会活动很多,加上身体抱恙,短期内不会进行任何文学创作。我手头正好有一部武侠类通俗小说,不知是否符合贵刊用稿方向。盼望您的回信。”

 写完这些,他也不留底稿,打算就这样直接寄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