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陈家父子

这里是陈凯哥和父母在北影厂的家,很大一套房,里面的摆设非常幽雅,显示出这是一户书香门第。

 夜幕低垂,陈凯哥开了房门,轻手轻脚走进去,他英俊的脸因为用力而显得更加棱角分明,生怕发出一点声音引起父亲的勃然大怒。

 陈凯哥的父亲陈怀凯今年六十出头,已经是个蜚声海内外的着名导演了。老人家二十来岁就在电影厂工作,工作经验就不说了,那是如今顶尖的一拔。关键是他有着常人少有的艺术嗅觉,一部电影还没有上映,他就能迅速判断出这戏究竟能不能被观众接受,人民群众是否愿意从可怜巴巴的工资里挤出一张票钱,走进电影院。

 也因为这份过人的能力,老爷子在厂里颇具威望,经他手调教出的学生开枝散叶,遍及国内各大电影厂,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他教学生带徒弟一流,唯独教不好自己的儿子。教到后面,心中一烦躁,张口就骂,抬手就打。

 陈凯哥被父亲从小打到大,早落下心理阴影,平时也不太爱回家。即便勉强回来,也是蹑手蹑脚,生怕弄出一点声音,惹老爷子大发雷霆。

 但此刻他还是惊动了父亲。

 陈怀凯正在客厅沙发上看报,听到声响,抬头皱眉:“凯哥,你母亲已经睡了。这么晚才回家?早点休息吧。”

 陈凯哥的母亲有心脏病,听不得噪音。

 陈凯哥下意识点应道:“好的父亲。”

 却没有走。

 陈怀凯不悦,放下手中的报纸:“还有什么事?”

 陈凯哥从包里掏出一叠稿子,战战兢兢地放在父亲手边的茶几上:“父亲,这里有个稿子想请你看看。”

 陈怀凯:“稿子。”

 “是剧……剧本……电电视连续剧的剧本……”陈凯哥有点口吃:“虽然我是电影导演,但我认为年轻人要勇于接受新生事物。”

 陈怀凯也不说话,拿起剧本,慢慢看起来。

 没错,这就是孙朝阳所写的《济公》第二集《阴阳泪水》的剧本。

 陈怀凯年龄大了,老花眼,看剧本吃力,速度也慢。

 陈凯哥双手贴着裤缝端正地站在父亲身边,大气也不敢出一口。他一边观察着老爷子的神色,一边回想起先前和孙朝阳分手时的情形。

 我们的小陈导演毕竟是从小在北影厂长大的,后来又在电影学院学习多年,知识储备足够,审美能力一流。等看完孙朝阳的《济公》之后,顿觉像是在大热天吃了根冰棍,爽到家了。

 这个故事怎么说呢,是的,确实简单直白,跟《故事会》里的民间故事一样。要说有什么思想性和教育性,好像也没有大主题,就是简单地告诉观众,人要善良,要帮助弱小,惩罚恶人。不像现在的伤痕文学、知青文学,一味控诉,看完后,你一整天心情都不好。

 孙朝阳的故事显然不想说什么大道理,只讲故事,有趣的故事。

 陈凯哥几乎是全程憋着笑读完的,读完,他心里有个声音在呐喊:如果这戏上屏幕,绝对能火,大火。到时候,不但演员,连我陈凯哥也会全国闻名。大丈夫一世,求的不就是这个吗,我要拍,我一定要拍!

 他立即把剧本收进包里,对孙朝阳说,剧本是部好剧本,想再找人看看,过两天再给消息。

 他要把剧本给自己父亲看。

 陈凯哥从小到大的人生都是由父亲安排的,独力执导一部电视剧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不是小数,自己人微言轻,没家里老爷子承头,事情就搞不成。谁认识他陈凯哥啊?

 剧本不同于小说,没有任何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就是简单地场景介绍。如果要比拟,相当于产品说明书,外行人读起来很枯燥的。

 但陈怀凯在电影届浸淫了一辈子,艺术嗅觉灵敏,经验老道,只一读,就发现了《济公》这一集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

 他已经读了济公救下跳水的董士宏,并答应带他去找女儿一节。

 《阴阳泪水》故事继续。

 ……

 济公带董士宏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庄园外,正赶上这家老夫人正在办寿宴,济公就给董士宏在地上画了个圈,让他不得出圈半步。然后就朝庄园里走去,被门口奴仆拦下。济公解释说自己是来送礼,为老夫人贺寿的,不是要饭的。管家看他穿得破烂,就好奇地问,我只看到过乞丐要饭,还没看到过乞丐送礼的,你究竟要送什么啊?

 济公回答说,青葱一根,蜡烛一支,有聪有明。

 管家一听,坚决不要济公进去捣乱,双方在门口闹起来,惊动了府中瞎眼的老夫人。老夫人一听是来贺寿的,说,大喜的日子,来的都是客,怎么能把客人往门外推。

 就这样,济公进了寿宴。宴会上有个道士来骗钱,用戏法变出个寿桃。济公如何能够让他得瑟,烂扑扇一扇,就把寿桃变成了茄子,引得众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