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换了人间

岳华同志在信里说以前媒人把丈夫李刚介绍给她的时候,家里人劝告说,李家人口多,负担重,婆婆姑子们都不是省油的灯,嫁过去一辈子都要吃苦。

 当时她的吃糊涂油蒙了心,喜欢李刚的高大帅气,喜欢他四级钳工的工作能力,最主要是喜欢他的甜言蜜语。无论两人在一起产生多大矛盾,只要看到李刚笑嘻嘻的脸,听到他啪啪啪啪一通说,心里的气都消了。

 但是,你永远要相信父母的话。岳华还没过门,新婚那天就被李家人给洗劫一空。

 接下来的日子更是难过。

 岳华说:“从结婚到分家有两年时间,我回忆起那七百个日子,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一个苏州的城镇居民,在八十年代还挨饿。”

 李家就李刚和父母三人在厂里上班,工资也不高,加一起也就一百块出头。家中六个妹妹都在读书。从小学到高中,传承有序。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她们正是能吃的时候。收入有限,自然不能吃太好。大伙儿都是糠咽菜过去,糠咽菜过来。只逢年过节才沾点油水,想的就是节约节约再节约。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你想节约,你不食荤腥,你的饭量反而越变越大,最后到骇人听闻的地步。二姑子十九岁,一顿能吃一斤干饭,最小的六姑子,虽然还在读小学一年级,却也能干半斤。

 一家十口人,每天白米就得吃掉两大瓜瓢。

 上得桌去,老老小小都用抢的,三分钟之内解决战斗。你去得迟了,连一片菜叶子都捞不着。

 岳华是新媳妇,什么时候碰到过这种情形,也抢不过她们,每顿只得了个半饱,常常半夜被饿醒。

 大家都抢着吃,家里花钱也没有计划,每到月底就会断粮。婆婆迟桂花早上起来一摸米缸,糟糕,一粒米都没有了。就端着一口海碗去邻居家借。借得多了,邻居也不乐意,说:“上次借的还没还,又来。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辈子穷。”

 数落得迟桂花面红耳赤。

 嫁到这么个家庭,岳华也感到没脸。

 吃不饱,忍忍就是,大不了周末回娘家的时候大吃一顿积攒能量。最让岳华忍无可忍,以致提出离婚的是自己怀孕的时候,娘家给她熬了一大盆猪油补养身体。结果呢,每到吃饭的时候,李刚的六个妹妹加上一个不懂事的妈,一人挖一大勺油就和在米饭里,吃得那叫一个香甜,只一星期就把好几斤炼油给吃干抹净。

 月子的时候,娘家送过来的鸡蛋和红糖,也通通便宜了小姑子们。

 岳华不服,说,妈,我在坐月子诶。

 老太太是怎么说的呢,老太太说,说得谁没有坐过月子一样,老娘坐过七次。

 岳华就哭,在月子里差点把眼睛都哭瞎了。她也是坚强,产假一休满,就抢了大杂院里一间空置的房子,搬了过去,分家单过。

 分家后,日子一下子就好过了。她和丈夫的工资养一个儿子绰绰有余,每周还能吃两顿肉。另外,岳华家里就一个哥哥,日子也过得好。父兄心疼她,但凡家有好吃的,都送过来。

 岳华感觉日子过到这个时候才算是有些滋味,但婆婆又做妖。

 婆婆和小姑子们见她家日子过得富足,就馋嘴。只要岳华不在,她们就撬开她家的门锁进屋去,见啥拿啥。

 每到岳华问迟桂花:“妈,我抽屉里的挂面还有衣柜里的刚扯的那匹布料呢,锁得好好的,怎么就被人开了锁拿去了。”

 迟桂花眼睛一斜:“老娘拿了,老娘想吃面。衣料我拿去卖了,换米。”

 这些不过是生活中的琐事,岳华好脾气,忍忍也就罢了。

 但现在两家的矛盾因为一事激化。

 岳华这人对钱没有概念,所有,家里是李刚管家的。结果愚孝的李刚把所存的钱都给你母亲,让小家庭反而吃了上顿没下顿。

 她气不过,把信寄到广播电台。

 岳华在信上说:“迟桂花,李刚是你的儿子,我是你的儿媳妇,按理应该对你尽孝,这也是做儿女的责任和义务,但这种责任和孝道不是你无止尽对我们进行索取的理由。我和李刚已经有了自己的儿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们分家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开销和计划。你把所有的钱都拿去了,我们的小家庭如果遇到事怎么办,难道问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