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五米 作品

第215章 李小兵和他的小伙伴

1983年春节在二月,现在是一月中旬大寒时节。京城是北方,最冷的一段日子是冬至到小寒。等到小寒一过,温度就飞快上升。白天温度飞快升到十二三度,地上的雪早看不到影子,树梢上已经发出新芽,隐约的绿意笼罩整个北京。

 只夜里还有点冷,气温在零下,上下波动剧烈。

 李小兵到北京已经快一个月了,他以前是个瘦弱孩子,按照邻居开玩笑的说法,就是根篾片。这次离家出走,没人管束,身上又有钱,见天下馆子,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管饱,身体顿时膨胀,胖了十来斤。

 听人说,他祖先是跟着多尔衮入关时汉军旗的一个将军,健壮得很,家族基因摆在那里的。只不过,李小兵家日子过得困苦,身体一直没怎么发育而已。

 身体发胖,天气一暖和,身上已经有包浆的军大衣再没办法穿,在大太阳下,就连毛衣也脱了背在背上。元旦过后,地方的治安管理越发地严格。像他这种没有带户口本,没有单位介绍信的,很容易被人当成盲流抓去关起来遣送原籍。

 家他是不想回的,至于何情,来北京这么久,一直没有打听到。

 今天也是倒霉,自己前段时间和几个盲流睡觉的地儿在中午的时候被查抄,三个和他相熟的河南老乡被公安同志用一根绳儿系了,串蚱蜢一样扯回派出所。他反应快,从一道两米高的坎儿上跳下去,发足狂奔,总算夺路而逃,只是身上热出了一身汗,一个月没洗的衬衣黏糊糊贴在身上很不舒服。

 下午四点,太阳依旧很大,前面是一条小河沟。旁边食品厂排废水,水体富营养化,里面生了好多絮状物,泥鳅在里面欢快游泳,但水却是清澈的。

 李小兵索性脱了衣服,先把衬衣洗了,然后立在水里搓身上的污垢。

 好冷,牙齿得得响。

 铮铮——

 有吉他的音乐声传来。

 李小兵转头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河沟旁边的马路牙子上来了五六个大鬓角喇叭裤青年,还有三四个打扮摩登的姑娘。他们或蹲或坐,看起来不像是好人呐。

 和其他社会青年不同,这几人没有扛录音机,手里都提着一瓶酒精勾兑的葡萄酒。这玩意儿虽然甜丝丝的,但度数却高,把大家喝得面红耳赤。人一喝高兴了,就要唱歌。

 他们唱的是何情的《美酒加咖啡》,我喝了第二杯,想起了当年的她,又喝了第三杯。

 李小兵一听,霍,是同道啊,便穿好衣服,将湿淋淋的衬衣搭在手中的打狗棍上,凑过去听。虽然大伙儿唱得都不是太好,但都很投入。,一首接一首,把何情那盘专辑的歌儿都唱了个遍。

 李小兵就站在旁边,不觉从头听到尾。

 京城的太阳说落山就落山,众大鬓角都饿了,呼啸一声扑进旁边的小馆子吃饭。京城得风气之先,已经有胆子大的人将就自家的门脸房做起来了小生意。餐饮这个行当只要会做饭就能搞,准入门槛也低,是个体户的创业首选。

 里面的人不少,老板在饭馆墙壁上贴了许多女明星海报,有刘晓庆有丛珊,都是从大众电影封面上扯下来的。其中还有个外国女明星,她在画面上正在脱小背心,当真是不堪入目。

 众人一进饭馆,就对墙壁上的女明星指指点点,说这个漂亮,说那个丑,又说另外一个的眼袋太大。有人不乐意了,说“什么眼袋,那叫卧蚕懂不懂。”“什么窝蚕,我只知道卧槽。”

 争执声越发地大起来,眼看着两人就要翻脸。为首那个大鬓角恼火,喝一声:“烦不烦,在我眼中,这些都是庸脂俗粉,都比不上何情。”说着就从军挎包里掏出一本杂志,封面上,何情巧笑倩兮,看得人心脏不争气地跳起来。

 他唰一声把封面照片撕下来,抓了几粒米饭,将何情贴在墙壁上。

 众人都是一阵欢呼:“对对对,谁他娘都比不上何情。”几位姑娘更是连声尖叫:“何情何情何情!”

 李小兵在旁边看得欢喜,不住点头,心中对这群人越发有好感。

 年轻人都穷,晚饭吃得也差,就几盘素菜,但米饭却一盆一盆地炫。

 忽然,老板端了一盆卤煮过来,扔他们桌上。那盆卤煮刚出锅,油亮亮冒着热气,香气袭人知昼暖。

 为首那个大鬓角疑惑:“啥意思,你还强买强卖了?”

 老板指了指立在旁边的李小兵:“那位同志请你们的。”

 为首那人喝问李小兵:“哥们儿,你什么意思?”

 李小兵战战兢兢,竟有点口吃:“我喜欢何情,太喜欢了,你们也喜欢何情,我们是一伙儿的,请你们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