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五米 作品

第313章 小报和新闻报道

余华接到《北京文学》的邀请函之后就跟文化馆请了半个月假,说明此事。

 他现在是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创作干事,主要工作是写小说。但因为管理疏散,你能不能写出来都不要紧,写成什么也不重要,所以他平日里主要工作是逛街。

 海盐不大,也就那几条街,天天在外面瞎跑,时间一长也没多大意思。静极思动,能够去北京玩玩令他激动。

 文化馆听闻此事,也是非常高兴。余华又一部小说将要发表在重要刊物上,不但是他个人的荣誉,也是单位的工作成绩,于是就很爽快地批了假。

 《北京文学》那边不愧是大刊物,不但报销来回车马费,安排吃住,每天还给五毛钱的补助。余华心中计算了半天,半个月就是七块五,足够自己在京城游山玩水了。

 他工资不高,虽然发表了几篇有份量的小说,却因为是短篇小说,稿费也就几块钱,并不足以让生活发生任何改变。

 青春,你的底色就是贫穷啊!

 这次去北京有吃有喝有钱拿,很美妙。

 从浙江去北京又是一种折磨,当年的交通条件实在太差了。

 余华接到邀请函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收拾了行李,乘公交车去了杭州,然后在火车站排长队买去北京的火车票。

 从杭州去北京要乘120次直通车,路上得走三天两夜。

 车船店脚牙,无罪也该杀,水陆码头鱼龙混杂,社会治安一向混乱。以前这地儿又是地痞流氓又是小偷扒手,乘一次车几乎等于打仗。但自从国家开始严打,秩序为之井然,竟有点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味道。没办法,现在从重从快,即便是小偷小摸,被人抓住搞不好也是要掉脑袋的。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社会闲杂人等在这里从事见不得光的行当。当余华买到当日去北京的火车票之后,感觉有人在扯他的袖口,扭头一看,却是个头戴毡帽的四十岁中年男人:“朋友,借一部说话。”

 “啥玩意儿?”余华人年轻,无所畏惧,对新鲜事物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这也是一位作家能够获得成功的先天禀赋。

 就随他到了个僻静的角落。

 男子这才压低声音问:“买报不?”

 余华顿时失望,买啥报啊,我要买报不能到书报亭去买吗?再说了,这年头的报纸印刷质量不好,一不小心就会弄得满手油墨,长途旅行很麻烦的。

 男子声音更神秘,从包里掏出一叠报纸塞他手中:“武打言情凶杀,精彩得很,一毛钱一张。你是要出长途吧,路上看着解闷。”

 余华定睛看去,却见报纸上印的都是小说故事儿,配了美女图,清一色的爆炸头大胸长腿妖艳贱货。故事的标题取得也是骇人听闻,《蛇蝎美女》《鸳梦纽约》《棍王巴大亨》,作者署名也挺有特色,要么是苏飞霞,要么是伊丽白,要么是雪米莉,反正都是女作家。

 小余大惊,心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小报?

 单位的人出差也弄回来几张这种小报,大家一传阅,顿时得劲,很擦边,看得文化馆的小伙子们心摇魄动,一个月时间脱单了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