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精干的陈忂

且说,孙朝阳母亲进了院子后,第一件事依旧是从儿子冰箱里找了块鲜肉扔房顶上,然后拜了拜:“大仙,大仙,吃了我的供奉,请保佑我全家平安啊。对了,朝阳,大仙还住在这里吗?”

 孙朝阳:“还在啊,它不住这里还能去哪里?到别人家,要被打的。小小在住校,我平时也忙,家里一天到晚都没人,咱们和黄大仙是互不打搅。还别说,大仙自从住这里后,家里就没闹过耗子。”

 “那就好,那就好。”杨月娥点了点头,然后突然失惊:“耗子都被吃光了,大仙不是饿着了吗?”

 孙朝阳:“你现在来了,不就可以喂了。”

 何妈妈做了三样点心,一笼小笼包,两份说不出是什么的点心。

 小笼包很小,份量不足,孙永富两口就吃掉了,然后摇头:“朝阳,你这丈母娘小气,这种包子比棋子儿还小,不小心要卡嗓子眼里。还有,味道也撇火,竟然是甜的,狗都不吃,我看浙江的饮食也不怎么样。”

 四川话中撇火就是差劲的意思。

 杨月娥:“什么狗都不吃,永富你这不是在骂自己吗?”

 孙朝阳道:“这是无锡点心,何情爸爸是无锡人,伯母估计是要照顾他的口味。你放心,伯母的浙江菜做得好,很好吃的,你一定会喜欢。”

 陈忂一家人都斯文,食量不大,做的点心也少。二老不吃还好,一吃倒把腹中饥火给勾了出来。

 孙永富就恼了,自己跑去厨房,将就孙朝阳吃剩的冷饭准备炒饭。

 他的炒饭也简单,就是将锅烧热,舀进去一勺猪油,然后将米饭倒下去不停翻炒,这就是四川所谓的油儿饭了。

 老孙做菜的手艺本来就很棒,这一炒,只见颗颗米饭都闪烁着油光,却不显得油腻。扒拉进嘴里,还带着焦香。

 孙朝阳父母来的时候带了不少腌菜什么的,只见,餐桌上放了一碟子泡嫩姜、一碟子泡二荆条,一碟子豆腐乳,都是老孙亲手做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豆腐乳,和外省不同,竟然是红油的,外面还用大白菜叶子包裹着。

 孙朝阳一看就忍不住,忙舀了一碗油儿饭,就着泡菜,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妈呀,童年的味道啊。

 他吃得太猛,竟哽住了。

 杨月娥伸出手轻轻拍着他的背心:“吃慢点,吃慢点,是不是辣着了,都出汗了。”

 孙朝阳笑道:“妈,何情的口味你是知道的,不吃油腻,不吃生冷,不吃麻辣,我也是不挑食的,家里做啥就吃啥。现在可算吃到麻辣,过瘾,过瘾啊。”

 孙永富看到儿子称赞自己的手艺,若有所思:“难怪亲家公性子软哒哒的,原来不吃辣啊。有一句话是张怎么说来着,不吃辣椒不革命。一个家庭,牡鸡司晨,那不是倒反天罡吗?”

 听到老父亲议论岳父岳母,孙朝阳不好说什么,就把话题扯到老爹老娘的病情上面去。

 母亲道,还别说上次在积水潭医院看的老中医生的药还不错,吃了时几副,心头就不再燥热。她也是懒得四川北京来回奔波,就照方子在本地抓药,可奇了怪了,竟然没有任何效果,现在老毛病又犯了。

 孙朝阳突然生气,道,妈,人医生去年就说过了,一味药不能老吃,得按照身体的情况调整,中药也有耐药性的,老吃一种,最后身体也会产生抗体。而且,季节不同,药也不同。比如三伏天的药能和三九天一样吗?

 说到最后,他郁闷地摸着脑袋,说,怪我,工作实在太忙,顾不上你的事了。

 至于孙永富的腰椎间盘突出,在这个年代根本就治不好,只能养。相比之下,孙朝阳更担心他的心脏,那玩意儿太要害,大意不得。

 孙朝阳:“明天我们去医院检查,但不管怎么说,你们这次来了就别回去了,以后都留在北京。”

 孙永富却有点郁闷,半晌不说话。

 孙朝阳:“爸,你怎么了?”

 杨月娥自然是愿意和儿子住一起的,但看丈夫的心情不是太好,忙对孙朝阳说:“你爸是劳碌命,让他现在退休,他难受。”

 孙永富:“是啊,现在就什么都不做,日子可就不好混了。朝阳,要不你帮我找个工作吧。”

 孙朝阳摇头:“不行,就在家里呆着。每天打扫打扫卫生,做做饭,没事的时候去公园溜达溜达。”

 孙永富:“溜达什么呀,那不是成废人了吗?朝阳,要不我弄辆三轮车踩着玩,顺便赚点钱。对对对,就这么定了。”

 孙朝阳很干脆地说:“不行,你老实在家里休息。”

 孙永富大怒:“儿子还管起老子来了,不让我踩三轮,我就回四川去,我现在就走。”

 说罢将碗一扔,提起行李就说要去乘火车。

 孙朝阳火了:“爸,你能不能不说这种话,有意思吗?”

 “哈哈,有意思,很有意思,如果天天让我在家里蹲,我才是活得没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