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联姻(第2页)

  而此处正在京都里的宁凡,自然不知道,大康的背后还有这样一个四大家族的反抗联盟,正在针对自己。

  这些日子宁凡最着重去做的事情就是设计大运河,要设计一个大运河,其实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果单单依靠宋成舟的话,这些问题莫说是五年了,就算十年也未必能够解决。

  这当然不是说宋成都水平不够,工作不努力,而是因为有很多问题,隔行如隔山宋成舟,就算再聪明也不可能懂得这些问题。

  一条大运河贯穿整个西北,而且还有和津南大运河相接,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真是可以称之为一个历史性的工程,如果能够凿开一条贯穿西北的运河,那么整个西北这片区域将会被彻底纳入大康的版图。

  为什么宁凡要这么说,其实在宁凡的心目中,西北那片区域其实一直以来都没有纳入到大康的版图之中,或者说没有真正纳入大康的版图。

  一直以来,朝廷对于西北的掌控能力都是比较弱的,西北这片区域历来都是少数民族盘踞的区域,各地的土司各自为政,对于朝廷的政策嗤是嗤之以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如果有了一条贯穿整个西北境内的大运河,无论是运兵还是运输,其他东西都变得轻松了很多,那么朝廷对于西北的管理就要提上日程了。

  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宁凡每日都把自己关在勤政殿里,对着西北的地图,整日的发呆。

  这幅地图并没有等高线,也没有实际的地形地貌,宁凡要全凭自己的记忆和通过查阅一些资料才能够大致明白西北的地形。

  宁凡要做的就是勘察出一个大致的路线,然后把这个路线图和设计图给画出来,拿到西北去,让那边的人去将整个运河的图纸给设计出来。

  运河只要有了设计图,那么工人就可以开始挖了,在宁凡最初的设计里,这条大运河虽然工程浩大,但是宁凡却只能最多给半年的时间。

  江南现在的工业化程度日新月异,每天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了朝廷巨量资金的支持,江南那边的情况发展的是形势一片大好。

  但是现如今江南七省却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发展遇到了瓶颈。

  这倒不是说江南的工业化发展停滞是遇到了技术瓶颈,而是说江南的工业化程度完全取决于燃料的运输速度。

  煤炭太珍贵了,各种各样的矿石也太过于珍贵了,但是运输全靠牛车的话,那么一来一回就需要数月的时间。

  而这些矿产偏偏全部产自于西北,江南连一个矿山都没有,这些资料全部都要依靠西北的供给,比如说煤炭,比如说各种各样的药材,各种各样的金属矿石等等。

  这些工业化的原料都要依靠人力运输到江南,然后再被江南的冶炼厂炼制成各种各样的金属和其他加工用的材料。

  这样的运输速度造成了江南各种各样厂矿原料的极大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