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多多 作品

第一百七十四章 科技飞跃(第2页)

 庞大的能量如同一个被捅破池底的水池。这些能量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的就被加速器转换成了驱动粒子团运动的磁力。

 而速度的提升却只是小数点后若干数位上缓慢异常的变化。根据思旭的计算,此时的任意一个单个质子的动质量已经达到了惊人恐怖的二十万吨。

 随着思旭最终命令的下达,原本两条平行运行的加速轨道在一瞬间被重叠。

 两团爆发蓝色光芒的光线在一瞬间交织在一起。撞击产生的强光透过加速器的撞击舱向外界泄露。

 以至于在行星表面生活的人们都发现天空中居然出现了第三颗恒星。

 光芒逐渐暗淡下去,传感器记录下的海量数据则在一瞬间将一个完整的数据记录装置填满。

 不同于地球上那种大海捞针一般的观测方式,思旭可以对撞击产生的粒子进行大约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轨迹记录以及变化记录。

 要知道在人类文明时代,欧洲的强子对撞机引发的碰撞仅有百分之1左右的东西可以被记录下来。

 其余的数据要么因为能量过于庞大无法捕捉,在就是因为观测技术的落后无法完成拍摄记录任务。

 “使者大人,试验揭示了拟态粒子的存在,未来随着对这种粒子的了解,我们将大幅的改进星舰建造所需要的材料以及形态。

 不过我们对暗物质的相关研究依旧是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思旭在脑海中寻思计算并且评估着这次试验的收益。虽然这次撞击仅仅能量的消耗以及充能装置的损耗就需要思旭消耗数个月的时间进行补充。

 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知道基础物理学是一切的根基。如果自己不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那么自己永远无法在科技层面取得进展。

 观测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二号的新标准模型。并且对新发现的技术进行应用化的研究则是漫漫长路的开始。

 不过思旭倒是完成了全新一代国家级战舰的研发设计工作。并且类似异星中那种黑洞核心的能源装置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同时思旭还对之前来自于元珍文明提供的力场护盾系统的改进也取得了进展。

 原本一直处在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状态下的思旭也已经完成了全部的逆向工程。

 从防护罩发生的机制,再到能量偏转、吸收、转换等等相关的研究都已经完全的吃透。

 并且思旭还升级了遍布伏羲C行星周围的阳伞系统。使它们在原有促进行星改造的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兼顾了行星防护罩的能力。

 在应对一般性舰队的入侵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为行星抵御外部的入侵。

 整个盖亚文明已经步入了文明发展的快车道,按照思旭的计划,盖亚文明预计将在十年以内达到四级文明的科技实力。

 并且整个社会体系也将完整的符合四级文明规模的最低限度。

 可是一直处于销声匿迹状态下的联盟却不合时宜的在这个时候向思旭发送来了一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