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里睡大觉 作品

第860章 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让朕如何自处?

贞观六年,四月初九,巳时二刻,长安城东市。

 东市开市仅仅过去了两刻钟,曦梦楼已经是人满为患,高朋满座了。

 一名身着灰色长衫,头别木簪,发丝花白,留着三缕长髯的老儒生,缓步走上一楼装修豪华的舞台上。

 见到此人上台,曦梦楼一楼的客人,纷纷停下了交谈,目光炽热地望向来人。

 与此同时,二楼三楼的包厢门也纷纷打开,一个个身着华服的达官显贵走到了廊道上,扶着栏杆眺望台下的老者。

 老儒生微微一笑,朝楼上楼下的众人作揖行礼。

 “承蒙诸位厚爱,老朽这厢有礼了。”

 老儒生此话一出,曦梦楼内无论是楼上的达官显贵、名门望族,还是楼下的商贾豪绅、贩夫走卒,纷纷朝老儒生拱手还礼。

 “我等见过大儒。”

 老儒生缓缓摇头,嘴角挂着和煦的微笑。

 “老朽老矣,承蒙东家不弃,给老朽一份活计,可当不起大儒之称。”

 “时候不早了,老朽忝为曦梦楼的说书先生,也该干正事了。”

 说着,老儒生绕到案桌后面,一甩长袍缓缓落座,随即拿起醒木,往桌上一拍,缓缓道:

 “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观音点化甫得道,知遇报恩化成人....”

 老儒生低沉苍老的嗓音,很快便传遍了整座曦梦楼,随着老儒生的讲述,众人脑海里很快便浮现出,一座漫山遍野开门杜鹃花的巍峨高山。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很快便陷入了《白蛇传》的世界当中。

 这老儒生姓王名绩,字无功,祖籍山西祁县, 绛州龙门人氏。

 三日前,一身粗布麻衣的王绩,突然跑到曦梦楼,应征了说书先生一职。

 郭掌柜见他虽然穿着朴素,但面容却格外整洁,只当他是个无依无靠的穷酸老儒生。

 出于恻隐之心,郭掌柜稍微考教了王绩一番,便收留了他。

 可第二天郭掌柜就后悔了,因为此人的出身,实在太高了。

 曦梦楼庙小,实在容不下这尊大佛。

 可任由郭掌柜磨破了嘴皮,老儒生死活就是不肯离开。

 逼得紧了,老儒生就嚷嚷着要自寻短见,郭掌柜瞧这样一下子也没了主意。

 碍于老儒生的身份,郭掌柜也不敢用强,最后只得将此事汇报到了秦府,然后他很快便得到了萧嫦曦的答复。

 有了萧夫人的首肯,郭掌柜这才松了口气,留下了老儒生。

 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要问了这老儒生到底是谁了。

 老儒生王无功曾经三仕三隐,故而在朝堂上并无功绩,这也正应了“无功”二字。

 虽然王无功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却是实打实的一代大儒,在坊间备受推崇。

 当然这还要得益于他故去的兄长。

 他兄长名通,字仲淹,又被世人称为文中子,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要知道在古代除非只有大儒中的大儒,才能被儒生尊称子,比如孟子,老子。

 所以只听文中子这名字,就知道王仲淹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历史上的王仲淹,不仅有官至门下省侍中的学生,而且他还有个比他还出名的孙子。

 这个孙子就是史称初唐四杰之首,在宴会上写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杰王勃。

 ........

 巳时三刻,皇宫朱雀门。

 侍中王珪下朝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去门下省,而是神色匆匆地出了宫城,来到了朱雀门外。

 见王珪出来,守在马车旁的王家子弟王兴业,连忙迎了上去,满脸焦急地说道:

 “父亲,叔祖他....”

 王珪沉着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