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大房家里出事了(第2页)

 还有先前那些来找孕妇登记花名册的差兵,也像任婆子心头悬着的一把刀,任婆子心神不宁的赶回来,也不敢把这事儿告诉三媳妇。

 山脚下,宋九把戏楼里阿奇给她的两匹好布做好了,上头的刺绣更是精美,是她师父给的花样里,挑出来的梅竹双青图。

 男子绣竹,女子绣梅,但梅绣的花样里,梅竹双青却是绣在男人衣裳上的,美艳又不失竹之气节风骨。

 当宋九拿到阿奇送来的布料开始,她就想到了这花样,这绣样给他穿再合适不过,戏楼是大家,如同庄户家学的吃饭手艺,可现实生活中他还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好男儿。

 宋九将衣裳折叠好,就想着明个儿跟丈夫一起入城去,没想任婆子过来了。

 “老三媳妇,你是不是有绣品要送城里去呢?”

 任婆子在家里想了一日,便想到前几日她看到老三媳妇房里的绣架,有了神婆的话,她绝不会让老三媳妇入城的,最好连村都不要出,免得节外生枝。

 宋九只好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反正她家傻夫君赶车很慢,她坐在上头都能睡一觉。

 任婆子立即说道:“我代你去一趟城里,正好我院里还有不少东西要置办的,也一并顺路了。”

 宋九见婆母很忧心她的肚子,她不再坚持,便把戏楼里的情况说了,在城东头,找伙计把衣裳送给名角儿阿奇就成了,工钱的话,对方不会少给的,具体也没有说好,到时候对方给多少就收多少。

 任婆子听了,心头感叹,也只有老三媳妇这么大方,给人做绣品,忙活了这么久,连工钱是多少都没有事先谈好的,心真大,万一人家不给了呢。

 任婆子看着三媳妇绣好的衣裳,也没有打开衣裳细看,就露出的一角,看到青竹栩栩如生的样子,任婆子很欣慰,果然老三媳妇学刺绣是有天赋的,当初她没有看错,给老三媳妇寻了门手艺活。

 把衣裳收好,于是就这么说定了,明个儿大清早,三儿子赶着牛车去村里接任婆子,母子两人一起入城。

 婆母为着她不入城,这么匆匆赶来,宋九心头感动,她从厨房的腌坛子里拿出一碗咸鸡蛋交到任婆子的手中。

 “娘,我头回腌鸡蛋,已经入味了,今天尝了尝,与外头卖的没有什么不同,娘也拿回去尝一尝。”

 任婆子看着手中一碗腌鸡蛋,心情很复杂,三个儿子,到头来还是这个养子最孝顺。

 想到老大家里赚了钱也没有向她表示过什么,老二家里乱吃药,自己都要过不下去,最后还是老三家里舒适,处处顾着两老的。

 “你这孩子就是这点好,让我这个做婆母的没有话说,这鸡蛋也不能白拿的,明个儿我给你买些肉回来。”

 宋九可不是要跟婆母换着吃,再说这鸡蛋也是婆母当时提过来的,等她后院的鸡再养大点,也能下蛋了。

 任婆子摆了摆手,“我和老头子没有你们想象的贫穷,我没有别的手艺,不过我孵鸡崽的手艺练了出来,要赚点儿现钱不难的。”

 任婆子直接做下了决定,明个儿给老三媳妇买些肉回来,算是做婆母顾着老三媳妇肚里的孩子,将来也是任家的孙子孙女。

 宋九没办法,只好应下了,这就送婆母出门。

 宋九见婆母走远了,正要回屋,就见下游大嫂院前围着许多的人,她很是奇怪,这是发生了什么事么?

 “夫君,你过来,我们去大嫂家里瞧一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