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哥废柴 作品

第433章 匡正之臣(第2页)

 王允听罢双眼圆瞪,赶忙朝四周张望,又接过书信惊讶的说道“阁下到底是何人?何故一会自称郭休,一会自称平壤侯?”

 赵云缓缓说道“郭休之名是赵云的假名,此来赵云与司徒相见,便是以郭有道之子郭休之名,所以对外人而言我是郭休,而对司徒我则是平壤侯赵云!”

 王允听罢点了点头,打开书信便见贾诩的字迹,心中便有了数分信任。看完书信后,王允忙连请赵云入座用茶,又疑惑不解的问道“听闻贾文和已弃暗投明,此书信倒是可以证明。不过信中提及君侯此来,是为了解救皇甫将军,其中可是不妥啊,难道文和他看不出这是董贼的奸计!”

 赵云喝了口茶说道“当然知晓,此来我与文和兵分两路,文和先生带人走黄河吸引董贼的目光,而本侯则另带人走洛水前来长安,一则为解救皇甫将军,二则为寻找降将宋宪、郝萌、成廉的家人,一并救回武州,当然种种计划则都需要司徒大人的相助!”

 王允听罢沉思了许久才说道“皇甫将军虽然是大汉名将,其数次征讨平叛居高功,然而并不是匡正之臣,空有一腔忠心,手握数万精兵,却任贼子董卓祸乱朝纲。至董贼入寇京师后,皇甫将军没有做为也罢,竟听信其子自去兵甲入京伏罪,有如今的境况实属自作自受,真是不值得君侯冒险相救啊!”

 也不怪王允如此看待皇甫嵩,纵观皇甫嵩一生忠政勤勉,为国为民所付甚炬,其忠心更是感动天地,与卢植共为纯臣。

 可是在董卓起兵之后,他没有任何表现,也没有与董卓对簿朝堂。若是皇甫嵩听长史梁衍的建议,从右扶风起兵抗拒董卓,以皇甫嵩的名望,收服何进旧部,加上西凉的马腾,一并向东与关东诸侯共讨董卓,又岂能让董卓做大。

 说不定大汉将会是另一番局面,试想一下诸侯消灭了董卓,众诸侯共同辅佐小皇帝,武有皇甫嵩、袁绍、赵云、曹操、孙坚等人,文有卢植、王允、郑泰、弘农杨氏等贤能,军事方面没有一家独大,而是有极大的平衡,便不会有人生出野心,极有可能又是一个汉宣中兴。

 想到此处赵云叹了口气说道“司徒深陷朝局,不得不以己身之力,抗拒董贼的暴行,没有司徒大人的话,汉廷恐无忠臣存在,如此董贼定是更加肆无忌惮。我知司徒深处险境,每一天每一时都处于董贼刀锋之下,时刻抗拒着暴行,可以说是步步惊心。司徒乃是大汉中兴之柱,而皇甫将军也是不可缺之基石,柱与石应当合作相辅,共创大汉之盛世!行势已然如此,我等便不能去追究过往的对与错,希望司徒能深明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