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营收汇报(第2页)

 如今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一比五点二,也就是说1990年盈利62.4亿人民币,

 电子厂截胡了湾仔那位姓郭的发财路,张汉东一直有留心他的发展,他现在的规模远不是自己的磁带厂能比的。

 除了一开始的安保公司,张汉东后来在股份方面就谨慎了许多,陈俊民和黄伟彦以及刘明三人持有的股份并不多,即使是这样,陈俊民这个带头人年薪加股份收入,也过五千万了。

 黄伟彦因为是业务,他的收入超过八千万。

 就连刘明收入也达到三千万,这个厂子是张汉东在深城建设最早的厂子,一直到现在才开始正式发力赚钱,赚钱的速度让人咂舌。

 黄伟彦有钱了,所以开始左拥右抱,这还是在张汉东身边,不然他的排场只会更大。

 黄国平继续汇报说:“老板,下面我来说说小家电厂的情况。”马立本和张青山过年都在皖北县,这次的聚会就没让他们过来。

 “现在小家电的竞争对手多了不少,就像您猜测的那样,大部分是南方人那边做的,所以我今年加大了新产品研发的速度,咱们得小家电还是国内当之无愧的龙头。”

 “年销售额七亿八千万,实现纯利润三亿六千万元。”

 张汉东对数字不置可否,而是问说:“老黄你研究过咱们对手的产品吗?”

 “我一直都在关注,只要对手出了新品,我就立刻让人买回来拆解,他们的产品完全跟不上咱们换代的速度,咱们依然是行业龙头。”

 “那就好,不过千万不能大意,咱们国内从来都不缺聪明人。”

 “有您随时提醒着呢,不过老板,有件事我得跟你说一声。”

 “什么事,你说。”

 “第一频道台长给我打电话,说明年的广告费要涨价百分之三十,这已经是他们连续涨价三年了,我觉得太离谱,咱们要不要......”

 “不要停,继续投,什么钱都能省,就是广告费不能省,按照他们的报价,把咱们的广告预算提高百分之三十。”张汉东不等他说完就继续说道。

 “额,好吧。”黄国平不理解,为什么要花这些看起来不是很有必要的钱,公司旗下的产品基本是供不应求的局面,从来不缺客户,即使不打广告照样卖的很好。

 张汉东自然不能告诉他,广告费虽然一再涨价,但其实也还是很便宜,随着国内经济复苏,以后的竞争对手会越来越多,拥有品牌知名度才拥有先手,把这种优势一直保持下去,将来才能越来越强。

 说完赚钱,黄国平又说起花钱的事来。

 “咱们去年购买了大约一千万人民币的股票,今年按照你说的,我在海城开了家金融公司,现在已经买到五千三百万的股票,还在继续吃进。”

 “好,继续保持。”

 想着等了好多年的国内赚钱机会,张汉东心中充满了期待,只是黄国平很不理解,自家老板做这么大生意,为什么对五千来万的股票态度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