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初步改造(2)(第2页)

 “好的,另外麻烦你再介绍一位可靠的木工师傅过来,酒楼里还有些琐碎的木工活计需要赶制。”祝明月熟悉的那家木器作坊只接家具,不接普通木工。

 有时候客户和施工师傅看起来和和气气,一提到钱就生分了。李匠人生怕这次自己先要了定钱让祝明月吃味,没想到人家半点没上心,还让自己介绍木工。

 说明什么——信任。

 说是一位木工师傅,这么大酒楼一个人如何能做的下来,估摸着和自己一样,一个大师傅带几个小徒弟。

 “没问题,明天我就把老兄弟带过来,保管做的漂漂亮亮。”心里盘算这份百赚不赔的生意给谁好呢。

 段晓棠带着姜永嘉再外头跑了一圈,进门先招呼道:“李师傅,来啦!”

 祝明月立刻派活,“你待会带着李师傅去后厨,看看灶怎么建。”

 段晓棠比了一个“ok”的手势,“我先喝口水。”喝完立刻带着李匠人去后厨。

 祝明月先对姜永嘉道一句辛苦了,再把物品单子推过去,“姜掌柜,上面画了勾的是我觉得可以出掉的东西,你看看有哪些要增减的。”

 姜永嘉看了好一会,“十分恰当,无所增减。”望着外头天色,午后正是酒楼生意最清闲的时候。将要出手的物品重新抄写一份,“我待会去味尚居转转,和他家掌柜套套交情。”

 他显然是做过功课的,周围几家的大酒楼,长新楼和宝隆和好奢华,只有味尚居“平易近人”,最有可能吃下华天楼的二手货。

 段晓棠将李匠人带到后厨,“现有的厨房一共六间,两间红案,一间白案,剩下的分给凉菜和酒饮,剩余的一间储物。红案房里做四孔大灶,两孔小灶,白案灶数减半。凉菜和酒饮的先不做。”

 “这边离井水近,搭一个专门清洗的棚子 ,用于洗菜洗碗,旁边做石条长案,方便置物和食材简单处理。另一边同样搭棚子,做两个烤炉,比我家里的至少大一倍。地面同样用石板铺,方便排水防止雨天湿泞。”

 李匠人点点头,这些要求符合段郎君一贯特色,简洁方便。

 半个时辰后,李匠人计算用量,带着二十贯定钱走了,材料会按照工程进度送来。

 姜永嘉一进味尚居逮着个伙计让他请掌柜出来。

 陈掌柜出来见是一陌生人,身上带着熟悉的味道,心下判定——同行。“鄙人姓陈,郎君是?”

 姜永嘉开门见山,“鄙人是对面酒楼新来的掌柜姓姜,初来此地前来拜访。 ”

 陈掌柜心头疑惑,向来同行相轻,只差没把“同行勿进,面斥不雅”八个字刻在门上,与隔壁酒楼的掌柜闲聊也多是站在门口,不进对方铺子。头一回见同行大大方方上门的。

 敏锐捕捉到对方介绍的字眼,“华天楼不做了?”

 姜永嘉说出早盘算好的台词,“华天楼原来的掌柜赚够了钱回家乡养老,我家东家接手改了一个名字叫——春风得意楼,现在还没挂招牌。”

 陈掌柜心底暗嘲,骗鬼呦,华天楼能挣钱,东家不亏的底掉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