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长安见闻

杜幼娘:“便宜?”

 杜乔竖起手指,比了一个三。

 杜幼娘:“三百文。”

 杜乔不打算蒙骗家人,“三贯。”

 饶是张法音亦忍不住惊讶,对长安的物价有了深刻认识。“在长安能生活下去么。”

 杜乔:“儿子俸禄不低。胜业坊多是长安中上人家,治安好,一般的地痞流氓不敢来滋事。母亲和小妹平时在坊中行走无碍。”

 杜家有些产业,但住在乡下,女眷哪有不出门的。

 杜乔弟弟杜谦年纪小,性情又内向,无法支撑家门。杜乔远在长安做官,时日一久,未必能照应家里,索性将家人接来长安。

 杜乔手往后一指,“柳家原是尚书门第,隔壁李家是永康县公,当家的二郎君是万年县尉。”

 张法音真信周边不会有宵小。

 杜幼娘眼睛骨碌碌转,“大哥,今天那位赵娘子又是谁?”

 若要解释和赵璎珞的关系,就不得不提她原先糟心的婚事,若把段晓棠牵扯进来,又不得不说起倒霉催的土匪窝。

 杜乔不想让家人担心,模糊道:“赵娘子是段郎君的远亲,她们住在东院。段郎君随军出征,家里都是女郎,可以多过去走动走动。”

 东院和柳家不约而同送来添菜,杜乔拉开橱柜门犯了选择困难症。

 挂面、米线、粉丝,吃哪个好。

 最后还是选择挂面,滋味虽不如现揉的面劲道,但家人更熟悉。

 杜乔估量着家人的胃口,将面下入锅里。杜墨从院子里摘一把新发的青菜,洗干净扔进锅里。

 看着眼前配合默契地一幕,大约知道杜乔在长安独居,没请厨娘,是怎么活下来的。

 厨艺糊弄学,再添一位宗师。

 一家四口,一碗面就着邻居送的菜,吃了在长安团聚后的第一顿饭。

 次日清早,杜墨去五谷豆坊提一篮子豆腐脑回来,家中诸人拌上佐料吃完。

 杜幼娘感慨道:“天子脚下果然好,什么吃的都有。”

 不是说杜家在济州吃不上一碗豆腐脑,只是到底不比长安便利,挎个篮子出去走几步就能买到。

 杜乔笑道:“你以后日日都能见到。”

 杜幼娘尚且不知危险正在靠近,“我要天天吃。”

 杜乔:“说到做到?”

 以杜幼娘对兄长的了解,其中必然有猫腻,迟疑道:“我再考虑一下。”

 吃过朝食,杜墨赶车送杜家人去曲江池游玩。

 车内杜乔提及对家人的安排,“给二弟找了一间私塾,名气不大但授课先生极为负责。不过先生近日返乡农忙,等人回来,我再带二弟上门。”

 杜幼娘冲杜谦做鬼脸,“你要读书啦!”

 杜乔看不过去,继续说道:“也给小妹找了一位师父。”

 杜幼娘难以置信,手指着自己,“师父?”

 杜乔掀开车帘,指着济生堂门前的巷道,“就在这儿学医。”

 张法音:“幼娘,学医,可以吗?”

 杜乔:“她师父是长安城有名的女医,上头有四个师姐。”转向杜幼娘,“不怕没人陪你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