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老汉 作品

第369章 背着柴火去上学(第2页)

 在青山县这里,学校一般要求的是带玉米的骨头,唐伟东上一世也经历过。不过还从来不记得需要交煤炭的,因为这年头很多农村人家,还烧不起煤呢,做饭烧炕用的都是从野外捡回来的枯枝烂叶,和庄稼收获后积攒储备的秸秆。

 于是唐伟东又疑惑的问道:“怎么,学校现在都让交煤炭了吗?”

 小民赶紧摇了摇头,说道:“没有,没有,就让交玉米骨头。这些碳是俺爹让我带去学校烧的,说是玉米骨头不扛烧,不如碳烧的时间长。咱村里的小孩儿都带了,不光我自己。”

 唐伟东这下明白了,看来村里人是真有钱了,怕自己孩子冬天上课冻着,都主动给学校交煤炭取暖了。这放在以前,谁舍得啊?一人几斤玉米骨头,还有家长抠抠搜搜不舍得交的呢!

 唐伟东一拍脑袋,村里现在不是愁有钱没地方花吗?给教育花钱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村民们绝对赞同,领导们也不会挑毛病。何况本来小民上的小学,就是原来公社办的那个小学,现在里边的学生也都是新并入河东村的这些村子里的小孩。

 看在以后都是一个村子的份上,让村里出点钱买点碳,给学生们解决一下冬季取暖问题,应该问题不大,这样还能给新并入的村子卖个好,一举两得做个人情,也省的人家看河东村眼红。

 现在的煤炭也便宜,三四十块钱一吨,全校五个年级,十几个班,加上老师办公室取暖用的,再算上放假的时间,一年也不用了几吨。这点小钱对现今的河东村来说,那都不叫事儿!

 唐伟东返回头去又回到村委,把这事跟村委的人一说,村干部全部表示赞成。别忘了,他们家的孩子也在那里上学呢,本来给孩子带碳去学校,都是老百姓自发的,都是花的自己的钱。

 现在村里要是能出钱的话,那就太好了,公家花钱,可不就给自己省钱了么?反正村里现在豪气的很,为教育花个千八百的,那是毛毛雨小意思。最为重要的是,老河东村的人,又可以在新河东村的人面前秀优越感了。

 老百姓比的是个啥?不就是图个面子么?有这样行善又装逼的事,当然要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