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老汉 作品

第458章 习惯性造神运动(第2页)

 检查团的领导和首长们,对河东村企业这种奉献精神非常感动,这样有责任感的企业不多见了。现在军方想请地方上办点事,都要屈身求助,都是因为穷,像河东村企业这样不是上级下达任务,而主动承担责任的,少,太少了!

 这次的视察调研之行,不管是检查团还是老首长们,对结果和成绩都非常满意,他们根本不担心河东村的企业会说话不算数,除非他们不想在国内混了。谢绝了青山县的挽留,双方汇合一处,匆匆的回京了。

 接下来的日子,又恢复了一如既往的平静。只是,一段时间之后,从最高军事委员会和最高官府,下来了两块牌子,挂到了河东村企业的门口。分别是“重点保护单位”和“重点扶持单位”,这就是检查团所说的,给拉磨的驴准备的那把草了。

 这两块牌子对唐伟东来说,简直就是个意外之喜,有了他们,就相当于穿上了一件刀枪不入的铠甲,一些魑魅魍魉就别想近身了。只要唐伟东自己不作死,现在就算怎么折腾,也没人会说什么了!

 也就是说,唐伟东现在可以放开手脚,做一些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了!

 唐伟东看着日历牌,算计着日子,他准备劫掠一下资本市场,干一票大的,如果做成功,这辈子剩下的日子,那真的就是只剩下享受了。

 这天,李玉英突然给他打电话,把他喊了过来说道:“最近怎么这么老实?也没见你出去胡窜窜,正好有机会,走,带你去听个讲座。”

 “什么讲座?”唐伟东有些好奇。

 “上过群众日报的那位马生力厂长的报告讲座,听说还是好不容易请来的,说是要给县里的企业负责人们开动脑筋,县里照顾咱们,也让咱们一起去参加听讲。”

 “谁?就是那位《时刻想着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厂长》?”

 “你也知道啊?”李玉英惊讶的说道。

 这哪能不知道呢?这位马厂长可不是一般人,经历过八九十年代商业浪潮的人,不知道他的应该基本没有吧?

 改革开放之后,报纸新闻上时不时的就会扒拉出几个,经济建设的典型出来,也就是老百姓嘴里说的,习惯性造神运动。

 第一个被竖起来的“神”,是浙省的步新生。当年步厂长可是说出来很多人奉为圭臬的名言,比如:谁砸我的牌子,我砸谁的工资。人无我有,人有我创,人赶我转等等。

 步厂长也是真有能耐,从接手时厂子固定资产只有两万多元,净利润五千块钱,两年后固定资产激增到113万元,暴增五十多倍。

 于是,群众日报一篇《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将其捧上了神坛。在群众日报的影响下,上上下下开始对他进行吹捧,短短两个月时间,去他的工厂参观取经的人就达到了两万多人。

 步厂长是建国后,人们第一个崇拜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