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老汉 作品

第1415章 逗比于华(第2页)

 这部作品,不能错过!

 说起于华,这厮的文学大拿面目之下,其实就是个逗比、另类。

 他做的最经典的事,就是被大裤衩子电视台,拿着做了将近二十年的反面典型。

 每年高考的时候,他屡考不中的事,都会被大裤衩子电视台拿出来反复播放,美其名曰:为考生减压!

 意思是:看,这样后来在文化界取得巨大成就的人,都曾经考不上大学,所以考生不要气馁,不要因为一次胜败得失而焦虑。

 就这么被反复丢了二十年人,后来大裤衩子电视台,觉得版本太老旧了,让他重新拍个新版的时候,这货打死也不干了,说什么都不同意。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配合你们丢二十年人,已经差不多了,难道你们还想让我当一辈子反面典型呐?”

 像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他一家都是医生,小的时候住在医院的家属区,夏天因为太热,这厮每天跑到太平间去睡觉。

 这特么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还有,他跟管莫言去踢球的时候,会把半瘫在轮椅上的圈内作家史铁笙也带上,把他往球门前一放,让他守门。

 同时大声警告对手们,射门的时候看着点,谁要是把球踢史铁笙身上,把他踢死了,可是要负责的。

 谁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小时候因为惹是生非,回家怕被挨揍,就说自己肚子疼。他爹问他症状,他随便编了几句,然后就被确诊阑尾炎了。

 直到被绑上手术台,他才回过味来,哪怕他哭求认错的告饶,依然还是被把阑尾切掉了。

 从此以后,于华就再也“没有烂尾”了!

 后来他承了家业,做了一名牙科医生。不过他看着文化馆的那群人,整天到处公费瞎溜达,也不用正常上班。

 他羡慕了,于是一门心思就想调去文化馆。

 可这货一开始连标点符号和分段都不会,就是一个劲儿的莽着写。他找了本杂志,现学现卖,竟然还就成了,最后如愿以偿的调入了文化馆。

 不得不说,有的人的天赋,真是与生俱来的!

 进入文化馆上班第一天,他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却发现,自己还是最早到的哪一个。

 当时可把他高兴坏了,觉得调入文化馆算是来对了,这里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单位啊。

 用他的话说就是:人生的最终目标,和所有一切的努力,就是为了躺平。——真是大实话,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人家问他,他写小说为什么那么简练的时候,他很坦诚的告诉人家:“我认字少,花团锦簇的文章写不出来。”

 这句话也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脸!

 如上种种,他干出来的奇葩事不胜枚举。对于这样乐观的人,唐伟东还是很喜欢的,有机会也想认识他一下。

 既然他跟管莫言和刘振云、苏彤,这些圈里的文人关系都不错,那就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