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老汉 作品

第1725章 实验卫星匹配上了实验火箭

通过伊利亚的汇报,唐伟东得知,这次的卫星需要测试的项目也很简单,那就是可不可用,改进优化达没达到目的。

 只要卫星上天后没问题,能正常使用,那后边的问题就简单了。可以一边改进优化,一边发射组网——如果唐伟东舍得往里砸钱的话!

 伊利亚手下的研发中心,他们只管技术方面的问题,只需要负责卫星技术和通信、导航技术的开发和提升。至于其他,他们一概不需要操心。

 所需资金,全部由唐伟东这边来提供。卫星制造和跟国际上掰扯的一切事宜,都会由官方的有关部门出面解决。

 以后卫星组网成功,自然是由唐伟东一方进行市场开发。同时,有关部门也可以在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军事和某些重点项目上的运用。

 三方各司其职,各取所需,看上去合作的倒也是愉快!

 想到2月8号的发射日期,唐伟东脑子里灵光一闪,问伊利亚道:“这个卫星发射的日期,是你们定的,还是有关部门定的?”

 伊利亚很坦诚的说道:“是他们定的!”

 唐伟东微微颔首,“哦”了一声,那就对上号了。

 由于国内此时正在研制中的三号通信卫星,重量达到了两千三百公斤,也就是2.3吨。

 而现有的、运载能力只有1.45吨的长三号,已经无法满足将新型卫星送上太空的需求。

 因此,针对新卫星对运载火箭更大运载能力的需要,启动了长三甲型运载火箭的研制。

 并于今年2月8日,在川省的发射中心,进行了首次发射,将夸父一号和实践四号两颗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

 长三甲的运载能力达到了2.6吨,可以满足大部分卫星的发射需求。唐伟东的私人卫星,脱胎于熊家的格洛纳斯,重量只有1.5吨左右。

 这点重量,对于壮汉长三甲来说,那就是小菜一碟。

 唐伟东不由得会心一笑:“好嘛,测试用的实验卫星,碰到了第一次发射的、带着实验、测试性质的火箭,双方都是新手,倒是般配。”

 不过,唐伟东同时也有点郁闷。

 制造卫星的费用,可是要自己出钱的。就连火箭的发射成本,自己也是要承担一部分费用。

 这属于是商业行为,虽说技术跟有关部门分享了,但人家也帮你制造卫星、帮你发射卫星了。

 难不成你还想让他们,免费帮你制造和发射不成?简直是想瞎了心了!

 他们要是有那些钱,还用跟唐伟东这边来搞合作开发了?自己玩儿,他不香吗?

 一枚第一次上阵的运载火箭,谁特么知道技术方面成不成熟?万一要是发射失败,连累了自己的卫星,那还不心疼死啊。

 即便是卫星有保险,他们要赔钱,那不是也把时间给耽误了嘛。

 不过有些事,并不是自己能说了算的,到了现在,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好在在原本的历史上,长三甲的第一次发射,是成功的。后来全部的发射成功率,也高达96%,这让唐伟东放心了不少。

 这个成功率,在世界上已经不算低了。就算是鹰酱家也不敢保证,他们的火箭每次发射都能成功,现场直播中炸了又不是一回两回了。

 反正唐伟东也没打算自己上天,卫星炸了就炸了吧,大不了再造就是了,咱又不差钱。

 “发射的时候,你们派人过去吗?”

 伊利亚摇了摇头:“发射基地会派人去,但是不参与他们的工作。我们主要是负责卫星发射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的信号回传接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