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老汉 作品

第2190章 多拉点未婚女青年送过去(第2页)

 他差点忘了,当年自己这边就有人“买”过那边的媳妇。九十年代的时候,这种事情还不少!

 也不能说是人贩子,更类似是中介性质的。

 有些人弄几个云贵川鄂等地的姑娘,然后到这边来给她们找婆家,介绍成一个,收个三两千块钱的介绍费。

 就叫介绍费,没有彩礼那一说。只要人家姑娘自己愿意嫁,直接就住下了,也不需要彩礼什么的。

 当然,婆家也会给她们做几件新衣服,手头宽裕的人家,或许还会给新媳妇买个金戒指啥的。

 那时候的姑娘多数都是真找婆家,极少是拿了钱跑路的。

 原来唐伟东老家附近的村子,就有那些地方过来的媳妇。

 这其中给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些川妹子。

 她们基本上全都是个头不高,圆圆的脸型,除了说话声音高一点,是真能干啊,什么活都干,一点都不怕吃苦。

 用她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这算什么吃苦啊,在她们老家这叫享受。

 她们从小干活,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过。

 到了这边,不管是做买卖还是卖力气,都是一把好手,能当爷们儿用。

 其他地方过来的,在这一点上,比起那些川妹子来就差一点了。

 也可能是唐伟东见得少,反正在本地,他见到的就是这种情况。

 这事不是杜撰。唐伟东在当兵的时候,穿便装跟着出任务,走到鄂西某地的一些村里,有人就把他们当成了这类“中间人”。

 当地人毫不避讳,直接上来就堂而皇之的询问,你们是来要姑娘的吧?要几个,帮你们介绍一个给多少钱。

 不管是带出去打工,还是带出去找婆家,人家一点都不在乎。

 只要不是去更穷的地方,跟人家明说了是去东部、或者沿海相对发展比较好的地方,多数姑娘和她们的家人,都是自愿的。

 先说明,那是九十年代的事情啊,不是现在!

 这更不是地域黑,当年那里的几个地级市,发展状况甚至还比不上,唐伟东老家附近的几个县呢。

 这都是当年的真实情况,没有要挑动地域矛盾的意思!

 李大刚这一句话,给唐伟东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西南、西北、中原、还有东北那海量的下岗职工,里边的适龄女子,这不都正好是可以“拉”出去的对象嘛。

 把她们弄出去,肯定不是跟缅北似的嘎腰子,而是正儿八经的打工,顺便帮国内送出去的那上百万的光棍儿,解决一下婚姻问题。

 娶媳妇就要娶咱们自己人,爪哇那些当地娘们儿,可以用,但不能娶,至少近几年不能娶。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嗯,真是听君一席话,省我十本书啊。不错,不错,李老板这脑瓜子是越来越灵精了。”

 唐伟东哈哈大笑着跟李大刚碰了碰杯,没口子的、乱七八糟的夸奖着他。

 李大刚则是一脸的“憨笑”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