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老汉 作品

第2481章 毛子专家的骨气(第2页)

 除了那些“校企合作”,能在短时间内转换成效益的项目之外,唐伟东最关心的,当然还是那些航空航天类的空天项目了。

 比如,此时研发基地正跟沈飞合作研发的歼11B项目。

 11B和11不同。11就是完全进口大毛的发动机和零配件,组装的苏27,而11B则是在苏27的基础上,进行了“自主升级、开发”,或者,厚着脸皮说“自主研发”的一款战机也行。

 由于11B完全就是以苏27为蓝本的,而唐伟东又弄来了一批苏霍伊相关专家,这不就正好用的上了嘛。

 因此,在开发、升级11B的过程中,“青山科技大学的研发基地”也拿到了“11B工程”的一部分项目,而且还是属于核心的那些项目。

 说是合作,更确切的说,其实就是外包,有关部门也是要付钱的。

 唐老板有钱归有钱,可也不能自带干粮、义务替他们干活啊,养着这群毛子专家的费用可不低呢。

 当然,在研发过程中,人家沈飞的人也都是全程参与进来的!

 通过伊利亚的汇报解说,唐伟东得知,11B的第一架验证、测试机,今年就会生产出来。

 但是想要完全通过验证,交付工厂投入生产、乃至交付部队列装,可能还需要不短的时日。

 按照真实历史上,那每年几十架的产能,想要完全替代七爷、八爷,或者形成规模战力,那日子可就远了去了。

 真实历史上,11和11B两款战机,十年时间,加起来才一共生产了四百五十架。

 后来就停产了,改成生产更新一代的歼16了。那时候咱们有钱了,产能也提升了,可每年最多也只能生产八十架。

 哪怕是到了贰贰年,16也不过才生产了十一批次,一共三百多架。海空两家一分,每家其实也分不了多少!

 不过航母上的舰载机,也是由11B升级而来的。后来叫15,其实他原本的型号叫11d,就是11B的升级款。

 唐伟东之所以愿意跟有关部门合作,除了那一点拳拳爱国之心之外,他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他还指望着,等战机研发成功之后,能从国内买一批呢。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不是?光靠买大毛的东西是不行的,现在双方关系好,万一以后闹僵了,人家再不卖你了呢?

 参与进国内战机的研发,也算是给自己准备一条后路,届时也能多一个选择不是?!

 这次过来,唐伟东还“视察”了卫星项目。

 这个倒是比较顺利,唐伟东出钱,有关部门出力,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北斗系统的进程还是比较快的,隔个几个月,就能对着天上射一发,送一颗卫星上天。

 人家鹰酱用了十几年,耗资两三百亿美元的gps,早在玖肆年就已经组网成功了,咱们起步就比人家晚了二十多年。

 想跟人家竞争,想不受人家的卡脖子威胁,那就必须要玩命砸钱,提升组网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