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老汉 作品

第2747章 株冶事件

玖贰年,株冶进出口公司以每月2500美元的租金,从交易所租用了期货交易终端机一台,然后边学习边交易。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由于该厂交易员对境外期货业务和风险缺乏了解,预期的盈利并未实现,反而“屡战屡败”。

 而且,他们还有一种“屡败屡战”,毫不气馁,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精神,简直头铁的一批。

 截止到玖肆年五月,株冶及其进出口公司在航康新盛业有限公司、航康金群发展有限公司、倭国金友株式会社、东方鑫源铅锌公司,及中国际期货有限公司等,期货经纪公司的交易席位进行的期货交易,均造成亏损。

 粗略计算,各种交易户头累计达1500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28亿元。

 其中,株洲户头亏损400多万美元,进出口公司户头亏损1140多万美元。

 这可是玖肆年的1500万美元,不是2024年的。可以说,他们刚一进入期货市场,就被人狠狠的上了一课,被人给狠狠咬了一口。

 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关方面自然是看到了,所以,还特别为此发布了一份“通知”: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若干意见请示的通知。

 按说有关方面都发话了,你应该知难而退了吧?人家就不,反而还加大了投资、交易力度!

 他们在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也不进行报批的情况下,继续私下里在国际期货市场进行交易,并且还擅自扩大了交易量。

 甚至包括株冶厂长、副厂长等在内的一些管理人员,在公户之外,还私自开设了大量的个户,自己玩儿期货交易。

 当然,玩儿的也是他们自己的这家企业,“做熟不做生”嘛!

 只是吧,他们依然是“屡战屡败”,从1994年5月至1996年8月,株冶在国际期货交易市场上的损失,共计超过了4764多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95亿元。

 按说,这次他们该吸取教训、该收手了吧?

 开什么玩笑,咱们的一些干部,是敢想、敢干,胆子还是很大滴。

 收手?怎么可能,必须继续玩儿,还得玩儿的更大才过瘾,反正损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

 玖柒年六月,人家光锌锭合约,就卖出了四十五万吨,要知道,株冶厂此时的全年总产量,也不过才三十万吨,严重超出了该厂自身的生产能力。

 最为紧迫的是,他们的交割时间就在接下来的,七、八、九这三个月里。

 就问,交割时间到期,他们拿什么交货吧!

 国际资本们玩儿这个都玩儿成精了,怎么可能放过这个痛宰肥羊的好机会呢。

 于是,西方各国的资本纷纷入场,调集巨额资金买进锌期货合约,并频繁炒作锌现货短缺的消息。

 在国际炒家的“拉抬”下,锌期货价格从1997年初的每吨1100美元,上涨至6月的每吨1690美元,不到半年暴涨了50%。

 国内有关部门也发现了,国际金属期货交易市场上的不正常,立刻要求国内相关企业,报告卖出锌期货的情况。

 但株冶,竟然选择了隐匿不报。

 主管部门怒了,责成他们马上查清交易数量,然后进京当面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