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老汉 作品

第3368章 万里胡儿尽汉歌(第2页)

 这一场活动,不像之前的“封祭”镇国神山,南唐方面没有邀请任何的“外人”出席,纯粹就是自己内部举办的一次祭祀活动。

 因为他们这次要祭祀的,就是位列忠烈祠中的,那些本民族的历代英灵!

 当然,如果有其他“外人”要来“围观”,南唐方面也不会阻止干涉,只要他们别打扰到活动的进程就行!

 上午九点十八分,在这个对种花民族来说,具有特殊含义的时间,祭祀活动,正式开始。

 随着宫城女墙上,那几十支长长的大喇叭被吹响,一阵低沉的“呜呜”声,从广场的上空划过。

 随即就是十几面牛皮大鼓,被锤的轰然作响,鼓声声震云霄,仿佛瞬间就震散了天空中的阴霾。

 细雨恰在此时停止,几道金色的阳光,透过乌云,洒落在未央宫的瓦当上、洒在无名碑的碑身上,洒在忠烈祠那高高的塔顶上,洒在广场上的民众的脸上,......

 鼓号声,仿佛是一道命令,随着鼓号声的响起,由远及近,传来了一阵“烈烈”的踏地声,“无数”的人流,从远处向着广场这边缓行而进。

 目光所及之处,当先走来的是,由一片大纛所组成的“旗林”,大纛所在,如林之盛!

 此时所有的声音仿佛全部消失了,只剩下战鼓的声音还在击打传来,而高擎着大纛、身着只露着一双眼睛的、全盔全甲的“力士”们,则是踏着鼓点的节奏,缓步而行。

 ——铠甲是大宋步人甲,不过不是一比一复刻的,而是在皮质的“铠甲”上面贴了一些薄铁片,就是为了仪式好看用的。若是用真的步人甲,那就太重了!

 走近之后,民众才看到力士们所举的大纛上,从前至后书写的是三皇五帝,也就是西方所说的、苏美尔王表上的那前八位帝王。

 以及唐、虞、夏、商、周、秦、汉、唐、宋、明,这些朝代的名称,这代表着南唐的文明和文化,传承有序!

 大纛旗林的后面,则是由一百零八位,身着盛唐明光甲的“大汉将军”,所组成的仪仗兵。

 他们随着鼓点的节奏,踏着羽林步,一步一顿,口中还低声反复吟唱着一支支的“战歌”。

 广场上的军士,也在一同呼应着,低沉而“壮烈”的战歌,响彻了整个广场,......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自天子所,谓我来矣。召彼仆夫,谓之载矣。王事多难,维其棘矣。

 ......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周)

 ......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同敌忾兮,共死生。(汉)

 ......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回看秦塞低如马,渐见黄河直北流。天威直卷玉门塞,万里胡儿尽汉歌!(唐)

 ......

 云从龙,风从虎, 功名利禄尘与土。

 望神州,百姓苦, 千里沃土皆荒芜。

 看天下,尽胡虏, 天道残缺匹夫补。

 好男儿,别父母, 只为苍生不为主。

 手持钢刀九十九, 杀尽胡儿方罢手。

 我本堂堂男子汉, 何为鞑虏作马牛。

 壮士饮尽碗中酒, 千里征途不回头。

 金鼓齐鸣万众吼, 不破黄龙誓不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