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铁老汉 作品

第3411章 白事习俗(第2页)

 “外柜”收完钱之后,会拿进去跟“里柜”报账,双方在对过账,没有问题之后,才会把收到的“礼金”,全部交给“主家”。

 “外柜”和“里柜”的人,都是由村民治丧委员会,和村里的一些德高望重之人来负责,一般人还没资格坐在这里呢,这可是一份难得的“荣誉”。

 他们的责任也是非常重大的,一旦钱账对不起来,或者漏写了“随礼”宾客的名字,落下了这份“人情”,这可是很丢人的事,以后可就没资格再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唐伟东过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未在“外柜”前了,他们都是来随礼的。

 这个五块,那个十块,一般十块、二十块的居多,也有五十的,不过那些都是很近的亲戚了。

 当然,也有出手大方的,甚至想随十万、八万的都有,只不过这些人,目的都不那么纯粹罢了。

 而且,之前李大刚和李大红也商量过了,随礼他们可以接受,毕竟这是一个当地的“人情”和风俗,但是他们也交代“里柜”和“外柜”了,但凡是随礼超过一百块钱的,一律不收。

 老李家现在不差钱,也不想给那些目的不纯的人、钻空子的机会!

 每一个随礼的人,名字和钱数,都会被专门负责记录的人,记录在案。

 随完礼之后,有的会进入家门,到“灵棚”前祭奠逝者,他们走到门口的时候,都会有专门的人员问他们,“是来自哪里的客人”。

 待报上“来处”之后,接待之人就会大声“唱礼”,“某某地的、或者单位的客人”,......

 随后,吹鼓手班子中的“大喇叭”就会呜呜的吹响,客人会被专门的人,引领进去,在“司仪”的指挥下,完成祭奠。

 祭奠的时候,有的人磕头,有的人鞠躬,不管是磕头还是鞠躬,逝者的儿孙晚辈,都被在一旁一一还礼,宾客磕一个,家属磕一个。

 如果是亲戚,会先到停尸的房间内,向逝者磕头,然后再出来。

 ——当地风俗,人在正常死亡之后,会在家停尸三日,然后才回去火化,等火化回来之后再下葬。

 逝者家属,包括儿媳妇、闺女、孙女、孙媳、侄女等女性,在房间内、尸体旁,一边不停的烧着纸钱,一边在有人进来跪拜的时候,陪礼、回礼。

 男性家属则是在外面的“灵棚”旁,他们负责对外面祭拜的宾客,陪礼、回礼。

 唐伟东做为老唐家的长孙,不少人都认识他,见他过来的时候,一些人纷纷向他打着招呼,并主动让开了位置,请他先来随礼。

 别管唐伟东在外面如何的霸气侧漏,在村里他可是“不敢”嚣张,于是,他一边感谢着大家的好意,一边赶紧的推辞着,示意自己不着急,排队来就行。

 其实就算是排队也很快就轮到了他,待唐伟东来到“外柜”的面前,负责记账、收钱的也都认识他,看他过来就打招呼似的问了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伟东?”

 “大爷,忙着呢,我昨天回来的。”

 在鲁村,尤其是农村地区,从来就不会让任何一句话掉在地上,有来言必然就有去语,这是最起码的礼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