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小乃 作品

第258章 离开

大会结束之后,刘志询问黄老道为什么要做粽子。

 黄老道想了想,解释道:“曾经有一位叫屈原的人,他生前是一位忠臣,深受百姓爱戴,但因为在当时的朝廷腐败,他也被人陷害,得不到重用,而被流放至江南一带,每天度日如年,虚度光阴,自己一身报复,却没有得到任何回报,心里的愤怒与憎恨,让他来到江边,长啸一声,抱着遗憾,跳江自尽。”

 “后来被岸边的百姓看到,因为长江水流湍急,他们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尸体。”

 “因为屈原在江南一带时常帮助村民,这些村民对他产生了深厚的友谊,他们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便用竹叶把糯米包起来,扔到江中,好让鱼虾吃糯米,不去吃屈原的尸体。”

 “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所有村民都没反应过来,他们每年过节,都会哭着往江里扔粽子,以此来报答屈原的恩情。”

 “而这个日子,也被后来的人们定为端午节,粽子也成了逢年过节的必需品,同时也是祭祀用的贡品。”

 “湖村里死去的亲人,都是在海里,与屈原一样,所以粽子是最好的贡品,也会让他们的魂魄得以消停,回到地府。”

 听完黄老道的解释,刘志点了点头,恍然大悟,心想着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他们没有多少文化,并不得这些事情,但是黄老道不同,在他小时候,刘伯通给他讲了很多故事。

 教他读书识字写字,现在的黄老道,在外面完全不用发愁。

 但是常三斤却不一样,他这人比较贪玩,什么事情都喜欢反着来。

 每次学习的时候就打盹,知道的事情也比较少。

 黄老道也没有想到,这个故事如今会在这里派上用场。

 如果当时他没有好好听,就不会有现在的想法。

 这一次的村民大会,让所有人都认识了他们,黄老道与常三斤在村子也算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到了第二天,黄老道与常三斤换上道袍,海岸边已经准备好了道台用来做法,他们两个一人一个。

 村民们纷纷披上孝衣,有的穿的平常衣服,主要是亲人不同,穿的衣服也就不一样。

 他们篮子里都准备好了粽子,黄老道与常三斤同时做法,俩人的动作完全一致,桃木剑耍的很快。

 当他们将道符插进桃木剑点燃时,俩人异口同声的说:“护送亲人,超度亡魂,西天极乐,登入鬼门。”

 “上贡品,祭亲人,黄泉路上,不饿肚子。”

 话音刚落,这些村民纷纷把篮子里的粽子扔进了海里,他们一边扔一边喊,当时来的村民很多,围观的也有很多。

 那些粽子全部落入了大海中,每一个粽子都是他们对亲人的思念。

 水鬼的事情,就这样落下帷幕,黄老道与常三斤在湖村扎稳了脚跟,村民们对他们是尊敬又佩服。

 现在他们两个在村子里很出名,村民们也都热心肠,教他们如何放地笼打鱼,撒网。

 还有一些家常菜,胡灵灵跟着一些妇女学习了一手好的饭菜。

 黄老道与常三斤就出海打鱼,每天的收获也不少,没事还可以拿出去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