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辽东大学3

“老师,学校有多少个食堂?”

 “总共6个食堂,这些食堂,都是学校统一管理。”

 6个食堂倒是目前也基本够用,“老师,这些学生都是长身体的阶段,至少保证大家吃饱。

 张世平他们40多位商人,共捐款11万贯钱,这笔钱,我打算成立一个教育慈善会。

 这笔钱会拿出一部分,用于困难学生助学贷款。

 他们的学费虽然免了,但是生活和住宿费,得他们自己掏钱,家里条件困难的学生,可以贷款给他们,每个月发放一次,利息就不用了,毕业三年内还清就行。”

 蔡邕听着刘恢的话,略微有点惊讶,以前大汉天灾,很少有人愿意捐款捐物,现在大不一样。

 刘恢只是提高了这些人地位,改善了营商环境,这些人竟然主动捐钱?关键是现在税收比大汉高多了,大汉商人税收是30抽1。

 想到这儿,他也渐渐明白,其实朝廷的人并不了解商人。

 如果刘恢知道此时蔡邕想法,他一定会说‘是因为他们太了解这里面的利润,因此才抑制商人,这样一来,自己利用权势大发横财’。

 看着桌上菜的种类,刘恢沉默了。

 汉代主要有5种蔬菜,分别是:葵、韭、藿、葱、薤《xie,四声》。

 这些蔬菜中,韭菜和大葱是我们经常吃的蔬菜。

 藿菜是豆苗的叶子,大家喜欢用藿菜做藿菜疙瘩汤。

 薤菜,指的是藠头,又名薤白头、野蒜等,可以凉拌。

 最流行的就是葵,也就是今天的冬苋菜,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里就写过“采葵持作羹”。

 刘恢突然想起来,“崧”菜此时应该有了,只是大家未发现吃法,崧菜是对白菜的称呼。

 据记载,崧菜魏晋时期出现在餐桌上,称秋末大白菜最为美味。

 南朝宋齐时期文学家周顒有句诗,“春初早韭,秋末晚崧。”

 想到这儿,刘恢略显激动,有了大白菜,百姓也能吃上一口蔬菜,虽然产量不如后世,但是可以人工不断培育。

 现在每家每户都有至少1--2亩自留地,并且是免税的,刘恢就是想大家拿来种菜,除了自己吃,还能换点买盐的钱。

 他记得,崧菜最早出现在黄河沿岸,看来得提前派人去找。

 看到刘恢自己一个人傻乐,郭嘉拉了拉刘恢衣角。

 蔡邕看着口水都要掉地上的刘恢,心想‘这娃不会傻了吧?’

 刘恢意识过来,“没事,我想到一种菜,未来家家户户都可以种,产量还不错。”

 蔡邕、郭嘉、工作人员:???

 想起东北酸菜,那不就是因为天气寒冷,逼着智慧的劳动百姓想出来的吗?

 还有,自己居然忘记豆芽了,用豆芽去调侃左慈,却忘记豆芽是最容易得到的蔬菜。

 看来,农学院接下来事情不少。

 胡春跟随情报司人员走了不少乡村。

 这一路上的见闻,让他像活在梦里一样。

 一路上所见所闻一点不比报纸上描述的差。

 看到百姓的眼神,尤其对未来充满期望的笑容,他迷茫了。

 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对大汉官场痛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