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华夏电力公司(第2页)

 他没有打扰,而是等在一旁会客厅。

 这家华夏电力公司的负责人,正是刘恢提议诸葛亮担任的。

 对于华夏来说,一套好的体制,多一个少一个政治家没有那么重要。

 但是对于华夏科技发展来说,多一个顶尖科学家,那就完全不一样。

 如果电力能推广到华夏各地,让所有的人都能用上电。

 刘恢可以肯定,诸葛亮对人类贡献远大于原本历史上功绩。

 因为历史上功绩是对统治者,现在是对天下百姓。

 进出有人看到刘恢,他们也习以为常,打完招呼就离开了。

 大约半个小时,诸葛亮走了出来。

 “老师,来了怎么不让其他人喊一下学生?”此时的诸葛亮才18岁,一脸青涩。

 “今天刚好有空,等一下无妨。”

 刘恢和诸葛亮说话间隙,二人就进了一间小会议室。

 “老师,现在华夏电力公司是千头万绪。”诸葛亮感到压力很大,或许其他人不知道电力作用。

 但是作为刘恢的学生,诸葛亮太清楚电力价值,尤其是发展潜力。

 “孔明,这可不像你。”

 “老师,我们全部是从零开始。

 只是电力知识普及都需要很长一个过程。”

 刘恢没有继续理会他的抱怨,而是说道,“下一步,华夏电力公司你们准备如何运营?”

 诸葛亮给刘恢倒了一杯茶递给他,“我们是这样考虑的。

 我们会鼓励民间公司建造华夏水力发电站。

 我们华夏电力公司负责管网建设,也就是负责将电力送进千家万户。

 我们核定一个发电站发电卖给华夏电力公司的价格。

 同时,核定一个售出的价格。”

 “以什么标准判来收费?”刘恢端着茶杯问道。

 “现阶段,只有用灯泡数量来收费。”

 华夏灯泡去年就通过测试验收了。

 灯泡是用钨制作而成,里面还加入少量钾、硅、铝的氧化物。

 至于玻璃,对于华夏来说,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

 “电表测试还是不准吗?”刘恢问道。

 “老师,电表非常不准,偏差极大,离商用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马院长说了,再大难度也要攻克。”

 “电表是谁牵头?”

 “是马院长。”

 想起马均,刘恢就感到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

 “孔明,你继续说下去。”

 诸葛亮继续说道,“眼下,我们电力没法长距离传输,电力衰减太厉害。

 也就是说,城市附近建发电站,专门供应城市使用。”

 “火力发电技术呢?”

 “大概还有两到三年时间才行。”

 刘恢点了点头,在他看来,华夏技术已经跑得太快了。

 历史上,电力发展也是一波三折。

 “不急,一步一步推进。

 对于华夏电力来说,我希望未来三十年,让华夏百姓都能用上电。”

 刘恢这个任务一点不简单,可以说是很重了。

 “老师,我今后就留在华夏电力公司?”

 “你小子想得美,等华夏电力公司上轨道,你还有其他工作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