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虎符出匣(第2页)

 可是,晋俱酒毕竟是奉自己的命令率军外出,又在最快时间内探清了军情,可以说是救了阳翟一城百姓。

 一救太子,再救韩都,而且主动提出袭击襄城,这样的人才得鼓励、得珍惜、得利用啊!

 太子韩屯蒙思索片刻,突然拍板道:“授予晋俱酒调动康、历两邑虎符,同时命令南梁守军顺汝河南下,时刻关注中大夫所部军情,相机行事。”

 南梁守军虽然经过此次军事异动,但其在韩廷令下后立即回防,并且上表谢罪。表现还算合格。

 当然太子仍对其有所怀疑,故不让其进驻阳翟周边。

 同时太子初步判断南梁守军并非侠累死党。使功不如使过,经过一场异动,南梁守军必会竭尽全力,以表忠心、

 南下协助晋俱酒的目的有二:如果中大夫晋俱酒滥用虎符,存不臣之心,南梁韩军就可以优势兵力进行扑杀;如果中大夫袭击襄城成功,南梁韩军也可顺势压上,强化襄城防守,防范楚军反扑。

 众臣齐齐称善。

 韩屯蒙也找到了指挥若当、挥斥方遒的自信感,立即命人授予怀木康、历两邑虎符,批准晋俱酒的军事行动。

 怀木接符后不敢耽搁,立即火速行动,出城直奔前军。而韩国的战备机器也迅速运转起来,阳翟城中、韩国上下一片凝重、风雨如晦。

 康邑、历邑相距十里左右,康邑是前军粮草重地,而历邑则是武器补充基地。

 晋俱酒康邑饱餐一顿,召康邑守军五百主前来问话。经过一番了解,得知康邑虽为后勤补给基地,但因为粮草重地,驻守的五百多军卒和三百多民夫均是精壮之士,当打之年。

 晋俱酒一听喜上眉梢,他毫不隐瞒地向五百主介绍了自己的军事计划,力邀其一起前往,建功立业。

 康邑五百主非常敬佩中大夫的战术谋划与战斗精神,非常想要帮助这位年轻的中大夫。但他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职责是守护粮草。若粮草有失,则前功尽弃。

 沉吟半晌,康邑五百主道:“中大夫,臣身担护粮重任,没有君上虎符,不敢擅动。但城中三百民夫,可携带粮草,送至中大夫军前。”

 晋俱酒对这位五百主刮目相看,这种灵活的处理方式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三百民夫携带给养、军事装备、攻城器械之类的物资,就会给战斗部队减轻太多的负担。

 晋俱酒当下感谢道:“若攻下襄城,必当向朝廷为君请功。”

 有了三百健壮民夫的协助,全军行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不多时到达历邑。

 在历邑中,晋俱酒命部队补充箭矢、油脂和绳索等攻城的物资。

 当他面对一台战国投石机时,不由得陷入了深思,自己目前是在韩国,天下之大,尚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回回炮”这种大杀器目前还不敢透露出来。

 其实在晋俱酒的思维里,并没有想过要硬攻襄城,他更倾向于在守军空虚的情况下,消耗最小的兵力,智取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