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约为兄弟(第2页)

 俱酒一听,坏了,应该是战国时期还没有义结金兰之说。

 结拜兄弟这档子事,其实最早起源于诸侯之间的会盟。会盟最早类似于今天外交活动中的元首见面,为达成一致意见,维护共同利益,见面谈上一谈,签个条约。

 然后杀掉牺牲,将动物血涂抹在嘴唇上,表示今后若违此盟,天诛地灭,这就是歃血为盟。

 后来这种形式流传到了民间,就有了结为异姓兄弟之说,民间经常说的“盟兄弟”,就是来源于诸侯之间“歃血为盟”。后来文人们也热衷于这件事,于是就有了文雅之称为“义结金兰”。

 俱酒立即调用原宿主的记忆,解释道:“所谓金兰,出自《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吴起顿悟:“贤弟大才,大才啊!”

 这时候军卒已将香案摆下,一脸茫然地望着这两位,这又不到初一十五,摆个香案想干啥?

 俱酒继续道:“蒙将军不弃,以小子为弟。俱酒必欲将此上禀神明,下祷厚土,以证兄弟之情,若比金坚,此生不渝!”

 这回轮到吴起感动了,战国时代的人没见过这么弄的啊!当年刘邦项羽也就是口头上说一声“约为兄弟”,这些虔诚的仪式感都是后来逐渐丰富起来的。

 吴起道:“某闻诸侯会盟,方行此大礼。贤弟如此庄重,为兄感动莫名!”

 俱酒心道,还有更感动的呢!

 他对军卒道:“烦请擒公鸡一只,某与将军歃血为盟!”

 军卒莫名其妙,只得出去捕来一只公鸡,俱酒与吴起各端酒碗,将公鸡宰杀,以鸡血淋入碗中。

 吴起根本不懂得这些仪式感,再加上一直被感动,于是只是随着俱酒的行动亦步亦趋。

 俱酒对着香案双膝跪下,吴起亦效仿之。俱酒拿出军营演讲比赛时的抑扬顿挫的男中音腔: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弟子俱酒与吴起,今日结为金兰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违此誓,天诛地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死无葬身之地……”

 吴起一把拉住俱酒的手臂,钢筋铁骨的耿耿男儿,被俱酒发的连续毒誓感动到热泪盈眶:“贤弟,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

 俱酒也是兴奋得过了头,本来想着能拜吴起为师就了不得了,没想到被吴起收为小弟,再发两个毒誓也不要紧,反正唯物主义都不信这。

 不过有两句重要的誓词他却忍住没有说,那就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因为,这个不划算,吴起已五十多岁了,人家孩子还小呢!

 吴起眼里闪烁着星光,也学着俱酒的样子,对天发誓道:“弟子吴起,今与俱酒约为兄弟,同祸福,共患难,有违此誓,愿遭天谴!”

 虽然吴起发的誓没有俱酒那么毒,但作为战国人氏的吴起,其心中的那份虔诚可想而知。

 二人互视一眼,端起血酒,一饮而尽。

 然后双双丢掉酒碗,大手牵小手,四目相泪流

 “兄长!”

 “贤弟!”

 “兄长,小弟想高歌一曲!”

 这一拜

 忠肝义胆

 患难相随誓不分开

 这一拜

 生死不改

 天地日月壮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