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算 作品

第525章 东北全境光复

随着哈尔滨日军的投降,关东军总部顺利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长春大连以及吉林的日本关东军守军在收到哈尔滨的守军的投降消息后,很快也都相继投降了。

 至此,东北全境光复了。

 当最后顽抗的大连日军投降之时,牡丹江向全国发了一封明码电报。

 “告全国同胞,我东北国防军经过20天的艰苦作战,已经光复了东北全境。

 在这20天的作战中,我部累计作战2548次,歼灭日军177万余人,俘虏日军48万余人,全部歼灭日本关东军。

 我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

 此电报一出,天下哗然!

 周浩使用的是大功率电台的明码电报,方圆两三千公里都能收到。

 甚至为了能够让关内的各方都能更加容易收到这封电报。

 周浩命令在承德的巴特,在承德使用大功率电台给转发了一下。

 这么一来,几乎整个民国都能接收到这一封明码电报。

 这可是把整个民国给整沸腾了。

 当然了,能够有电台的那都不是普通人。

 基本都是各方势力,以及军方。

 尽管各方都觉得这封电报所说的内容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但是,也绝对不是空穴来风。

 现在5月1日,那个时候还叫凤凰山纵队的东北国防军就突然向东北境内的日军发动了袭击。

 也就在5月1日,还是来自东北的牡丹江,一封明码电报传来凤凰山纵队要开启收复东北的战役。

 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什么人把这封电报当真。

 毕竟,凤凰山纵队和日本关东军签订停火协议,那几乎都是人所共知的事情。

 不少人都将牡丹江的周浩凤凰山纵队和南京的汪伪政府相提并论。

 毕竟,汪伪政府的名声实在太大,而那个时候据可靠消息,凤凰山纵队居然拥兵两百万,能够和日本最大的军事集团关东军打得有来有往,还经常占据优势地位的。

 然而,从5月1日开始,每天早上8点,都会有一封明码电报从牡丹江发出。

 而从5月3日开始,承德就开始转发牡丹江的明码电报了。

 所有的这些电报,日本人居然没有任何反驳。

 这也是国人想不通的事情。

 除非,这些明码电报上的内容是无可辩驳的。

 但是,如此辉煌的战绩,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而已经偃旗息鼓近两年的《战报》也几乎在同时复刊。

 每一天的《战报》几乎都讲述了前一天,在东北大地发生的战事。

 当然,有些不能公开的事情,也是有所隐藏的。

 比如满洲国防军第一军和第四军对日军第31师团和第34师团采取的下蒙汗药的战术,就一字没提。

 因为,今后同类战术还可以再用,一旦公布了,今后就很难再使用同类战术了。

 《战报》的销量几乎达到了洛阳纸贵的程度。

 很多战役的描述非常详细,一看就是从人家的作战报告上摘录下来的。

 明眼人一看,都是真实的事件。

 大家在兴奋的同时,我有些纳闷,从《战报》里的描述,这个什么东北国防军不是一般的猛啊!

 人员素质什么的就不说了,人家的装备甚至能够压着日本人打。

 尤其是第一波就把日军在东北的108座大小机场都打了一遍。

 那个摧毁日军战机一千多架,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缴获日军各类战机两千多架是个什么鬼?

 飞机,你缴获了,还能开走不成,培养飞行员那可是相当的困难。

 后来,从《战报》的一些专栏里面,大家才发现,在和日本关东军和平相处的这两年里,凤凰山纵队居然培养了两万余名飞行员。

 在4月30晚上的作战中,不少地处偏僻的机场,防御相对较弱的机场,直接就被凤凰山纵队给直接占领了。

 在后续的战斗中,凤凰山纵队的飞行部队不断从这些机场起飞,为前线战场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甚至可以说,此次东北国防军光复东北的战役,其飞行部队起到的作用非常之大。

 大到让各方势力的大佬都流口水的程度。

 因为,经过这些大佬的分析,他们突然发现,如今的东北国防军居然拥有四千多架各型战斗机。

 这简直太豪横了!

 要知道,如今整个国民政府的飞机加起来都不到一千架,很多还是性能落后的飞机。

 而东北国防军的飞机都是缴获自日军的先进战机。

 更加让各方大佬感到恐惧的是,经过他们的分析发现,东北国防军的兵力居然至少有四百万大军。

 四百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百战精锐啊!

 这没有让他们感到抗战胜利就在眼前的兴奋,而是深深的恐惧。

 更加让他们感到恐惧的是,亚洲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兵工厂——奉天兵工厂也顺利落到了东北国防军的手里。

 这样一来,东北国防军的武器弹药的补给,也没有了任何的问题。

 这四百万大军要是入关,关内战场的一百多万日军和两百多万的伪军不足为虑的同时,他们手里拿点军队想必也是不足为惧吧!

 如果他们真的入关了呢?

 他们真的会入关吗?

 各位大佬失眠了。

 5月25日,牡丹江东北国防军总部。

 人们正在忙碌着打包总部的设备和物资。

 因为东北完全光复了,东北国防军的总部再设置在这里,就有些不合适了。

 大家一致决定,东北国防军的总部要搬迁到沈阳去。

 没错,随着奉天城的光复,它也使用上曾经的名字——沈阳了。

 看着这忙碌的场景,周浩感慨万千。

 牡丹江,在这里住了五年之久了,都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草一木。

 突然要离开这里,居然还有些不习惯了。

 “总司令,有客人要见你!”

 听到警卫的回报,周浩既惊讶,又感到顺理成章。

 如今自己这个东北国防军可以说是国内和规模最大,实力最大的武装势力了。

 国民政府想必肯定又坐不住了吧。

 果然,来的还是周浩的老熟人。

 “中央军事统筹局东北分局局长沈从严见过总司令。”

 一见面,沈从严就给周浩一个标准的军礼,弄得周浩不得不回了一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