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限价田和公租田(第2页)

 “到时候这些藩王便任由陛下处置了...”

 李邦华一愣,看向崇祯。

 崇祯笑着点点头,示意方岳贡说的不错。

 “那...那如果那些藩王,宗室如实上交田赋呢?”李邦华有些难以置信的反问。

 “田亩不是很多的,就不管了。如果田亩太多,朕会让土地司回收一部分,对于这些听话的藩王、宗室,朕还是对他们好一点才行!”

 此番话说完,上至李邦华,下至王承恩,同时对崇祯的行为表达了赞美。

 “陛下帝王术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陛下才高志远,我等望尘莫及。”

 “陛下此计不但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还缓解了藩王、宗室的矛盾,实乃高策也!”

 “皇爷...圣明!”王承恩肚子里没什么字,见别人之乎者也的,最后只好跟了一句。

 对于众人拍马屁的行为崇祯摆摆手,“朕是一国之君,考虑事情的时候顾虑也多。大明朝现在的乱象,藩王、宗室只是表面问题,实际问题并不在这里。就像辽东那样,实际问题并不是打不过建奴,而是有人不想打。”

 重新说回辽东问题后,众人沉默片刻。

 李邦华试探性的问:“陛下,此言何意?”

 崇祯没有回答,想了想后反问道:“诸位,你们觉得建奴为什么仅凭区区十几万人就能吞并辽西,然后攻打辽东,不断吞食我大明疆土?”

 清军入关时,整个满洲人口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三十万人,能动员的兵力也只有十几万人。其中满洲八旗六万人左右;蒙古和察哈尔八旗两万人;汉军八旗差不多有三万人;三顺王一顺公部(三顺王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一顺公是原毛文龙所部沈世奎从子沈志祥)约九千人;加上外藩蒙古数万,总数不过十四五万人。

 当然这是总动员兵力,其中有很多老弱病残(满、蒙八旗和外藩蒙古是全年龄段成年男性都承担军事义务,最高年龄到75岁),真正称精锐的最多有十万。

 “陛下的意思是,有人养寇自重?”李邦华犹豫片刻后,说了出来。

 “对!这场游戏已经持续太久了,可能是十年,也可能是二十年,或许更久...”

 众人都沉默了。

 建州女真从一个被李成梁追着打的部落,到发展为追着大明打的部落,只用了区区不到二十年。

 或许有人说李成梁养寇自重,但努尔哈赤做大做强的那十年时间,李成梁被罢官了。等李成梁赴任辽东总兵时已经76岁高龄,想管也管不住了。

 可以说,李成梁离开辽东的这十年时间,恰好是努尔哈赤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李成梁镇守辽东接近三十年时间,能稳住辽东的局面,打压各大部落,保证大明朝边境三十年的安宁,堪称明朝二百年来未有之功。

 “算了,不提往事了,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今天你我君臣商议的事都是朝廷绝密,决不能泄露出去。”

 说罢,崇祯挥舞衣袖,迈步离开。